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超过10%,仅我国就有超过2.5亿的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本身并不致命,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智力下降、感染等。同时由于目前不能被治愈,因此,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严格控制血糖。降糖药物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也被广泛用于各类糖尿病的治疗,市场上药物种类繁多。作为蛋白类制品,胰岛素目前只能注射给药,因而开发更耐储存,给药更加方便的胰岛素制品,成为了这一药物开发的重要领域。
作者吕子睿编辑江南
01
糖尿病的诊断与人群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诊断较为简单,一般来说,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即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mg/dl)
(来源:百度健康医典)
图1.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数据,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到达到1.14亿人,加上1.49亿人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相关人群总数已经超过2.6亿,中国成为全球糖尿病人群最多的国家。而到年,糖尿病人群预计将达到3.2亿。这相当于,每10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人,1.5个糖尿病前期患者。由于大部分的糖尿病依然不能被完全治愈,只能通过持续服用降糖药控制,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市场极其庞大。
(来源:知乎)
图2糖尿病
02
糖尿病的病因与严重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这样的劝告,但实际上,这样的描述并不准确,糖尿病与糖直接并无必然的联系。医学上的糖类,指的是各类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我们一般生活所指的有甜味的“糖”,仅包括了简单的单糖和双糖。但我们生活中摄取的大部分糖,来源于多糖。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馒头、米饭、面条等,它们虽然没有甜味,但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就是一种多糖,也能使血糖升高。这也是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面食摄入量的原因。因此,食物的升血糖能力并不能简单的用“甜度”衡量,糖尿病与吃糖多少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血糖的相对稳定对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运行至关重要,也因此,我们机体自身也发展的一套严格的血糖浓度控制系统,以保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图3)。其中,胰岛素由胰岛分泌,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旦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或胰岛素发挥作用的靶组织器官出现了问题,没有充足的胰岛素去“消化”血糖,就会导致血液中葡糖糖含量的大幅度升高,糖经由尿液排出,是为“糖尿病”。同时,虽然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葡糖糖,但这些糖却不能被需要的组织器官摄取使用,因而糖尿病患者在后期反而日渐消瘦,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来源:网络)
图3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却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包括:
1)各类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它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患者视力逐渐降低,直至失明;
3)周围神经病变,如患者早期出现手脚麻木,发冷,后期继续发展,如果累及大脑神经,则会出现偏瘫、记忆力减退甚至失忆,累及支配心脏的神经,则会导致心率异常、心悸,累及肠道神经,则会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累及生殖器官神经,则会导致性功能减退,多见于男性糖尿病患者;
4)加速脑老化,引起老年痴呆;
5)糖尿病性肾病,如果不控制,会逐渐进展为肾衰竭;
6)糖尿病足,由于患者足部感觉的麻木和高血糖,患者足部一旦出现创口,就极难恢复,轻则需要清创缝合,严重者可能需要截肢治疗。
03
糖尿病的分型
按照病因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患者总数的5%~10%。病因是胰岛B细胞被破坏,血液中胰岛素很少。根据发病机制又可分为两种亚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和特发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轻,大多小于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型糖尿病,疾病有比较明显的遗传倾向,即家族史,同时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病的原因主要在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相对缺乏,即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正常胰岛素浓度不能动员组织器官充分的利用血糖,因此对这类糖尿病,口服药物通常有效。患者以成年人多见,常在40岁以后起病,大多起病隐蔽,早期无任何症状,经常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同时或先后发生。约占患者总数的80%~90%。
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病因较多,如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胰岛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诱导等,发病机理不同,多数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间诊断出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妇女在妊娠期间出现糖尿病,随着胎儿分娩,多数患者血糖可以重新恢复正常范围。
继发性糖尿病,是指有明确病因的糖尿病,如胰腺切除,急慢性胰腺炎等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的糖尿病。
(来源:百度健康医典)
图4.1/2型糖尿病区别特点
04
胰岛素治疗现状
由于起病原因不同,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相对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来源于胰岛素分泌的不足,因此,尽早并终身使用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原则。而对于占糖尿病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在生活方式调整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患者血糖仍未被控制,医生也会安排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最早由加拿大科学家Banting和Best在年发现,年开始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早期,胰岛素是从猪、牛或羊的胰脏提取的粗产品,直到年才由Scott利用重结晶法在锌离子的存在下得到了纯化的胰岛素晶体,这为以后长效胰岛素制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丹麦的Novo公司生产的半合成胰岛素大量投放市场,但很快就被重组基因工程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取代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的制剂有优泌林系列和诺和灵系列[1]。
胰岛素药物的开发,经历了早期动物胰岛素到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再到现在的胰岛素类似物的发展过程。目前,市场上胰岛素种类繁多,主要以人工重组胰岛素为主,动物来源的种类较少,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胰岛素类国内药物批号个,进口药物批号个。
其中,进口药品中,丹麦公司诺和诺德是全球最早也是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厂家,以人胰岛素系列诺和灵闻名,此外还有美国礼来的优泌林系列,美国强生属于后期之秀。国内生产胰岛素的企业众多,如:恒瑞医药、复星医药、通化东宝、甘李药业、联邦制药、东阳光药、、双鹭药业、、海正药业、乐普答医疗、三生制药等厂家。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