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虽然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血糖得到控制,但并不能说是已经痊愈了。
此时,患者仍然继续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除了极少数病情很轻的患者可以停药外,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还要维持用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病情轻重,都要咨询医生后,再调整用药,千万不能擅自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
如何正确看待糖尿病分型
糖友们看了这么多糖尿病分型,一定也有些头晕,这一个“糖尿病”,有必要搞得如此复杂吗?非得明确我的糖尿病是哪一型吗?要点一分型有时候不容易
糖尿病在处理上最需区分的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因为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筛查并发症、预后都会有所不同。但不能凭血糖水平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1型糖尿病典型特征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时在2型糖尿病新发现时也会出现。在患者起病初期进行分类有时的确困难。目前诊断1型糖尿病主要根据临床特征。如果不确定分类诊断,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以及追踪观察其临床表现重新评估、分型。血清C肽和GADA及其他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但不作为建立诊断的必要证据。要点二需要注意特殊型糖尿病
特殊型糖尿病是病因学相对明确的高血糖状态。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种类会逐渐增加。临床上应注意寻找糖尿病的可能病因。胰腺肿瘤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也多起来,由于胰腺肿瘤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发现时已偏晚,发现胰腺肿瘤后再发现糖尿病的患者占很大比例。对于新发现糖尿病患者来说,胰腺的影像学检查(最简单的是超声)可以帮助排除胰腺疾病。某些药物引起的糖尿病,如果可以更换药物或者减少药物,对血糖的控制都非常有效。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以“食欲增加、体重减轻、怕热。心悸”等症状明显,有些症状与糖尿病症状重叠,而且甲亢本身也可以引起糖代谢紊乱。在新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与典型症状(如消瘦)不匹配,注意筛查甲状腺功能,明确有无“甲亢”。要点三明确分型的远期意义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一方面是控制当下的血糖,一方面是防止远期并发症。血糖如何控制与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会有差异,根据分型确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助于血糖控制和胰岛功能保护。不同类型糖尿病其远期并发症也有不同,根据不同分型,进行不同随访和筛查,有助于比较精准地防治糖尿病远期并发症,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来源你的医生、糖尿病家庭调养
胡利梅,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在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参加工作。年晋升为主治医师。曾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国际眼科杂志》发表文章。擅长甲状腺和糖尿病的诊治,联系每周一全天普通门诊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