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排尿的这5个异常可能患上尿毒症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5/4/6 10:55:11   点击数:
  白癜风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代谢发生紊乱,若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其中有糖尿病尿毒症最为凶险,甚至危机生命。糖尿病患者多留意排尿情况,只要排尿有以下5个异常需警惕尿毒症。

糖尿病患者排尿出现哪5个异常可能是尿毒症?

1、尿液颜色发红

健康状态下尿液呈现淡黄色或透明色,一般喝水少时尿液颜色加深。若发现尿液偏红色,极大可能是肾脏发生病变,或是肾衰竭,也有可能是尿毒症。

2、尿液量减少

一般喝水量会影响到排尿量,若最近上厕所次数减少或每次只能排出一点点尿液,十有八九是肾脏发生病变。

3、夜尿增多

正常情况下晚上排尿次数不会超过两次,若糖尿病病人白天排尿次数少,但晚上却频繁起夜,晚上尿量超过白天尿量,医院做肾功能检查。

4、尿液中有泡沫

排尿后发现尿液上有一层细小的泡沫,很长时间都不能散去,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蛋白尿,是因为蛋白漏到尿液中生成的,提示肾脏过滤功能减弱或受到严重损伤。

5、尿液发臭

肾脏发生病变后会使得尿液味道发生改变,伴有难闻的腥臭味。持续性高血糖会使得尿液有甜水果味,口腔中呼出烂苹果味。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尿毒症?

1、控制好血糖和血压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过滤血液,再吸收营养物质以及排除血液中代谢废物。但糖尿病患者肾脏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加快肾脏萎缩速度,从而形成尿毒症。因此必须维持血糖稳定,防止尿液中蛋白太高,这样才能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另外,持续性高血压也会损害肾脏,必须控制每天吃盐量,远离烟酒,积极控制体重,把血压控制在/80毫汞柱下。

2、及时纠正血脂紊乱问题

血液中脂质升高可使得肾小球囊增大,从而加剧肾病恶化,因此需稳定好血脂,把总胆固醇控制在4.5毫摩尔,甘油三酯控制在1.5毫摩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超过2.5毫摩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超过1.1毫摩尔。

3、控制糖分和热量摄入

饮食会影响血糖波动,所以饮食控制至关重要,少吃或不吃高糖分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增加粗杂粮食物如杂豆类、糙米和薏仁等。当糖尿病病人合并高血压时,需远离罐头和腌制类食物,控制吃盐量。

4、积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病人抵抗力比较差易出现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需积极治疗并发症。另外不能滥用显影剂检查以及止痛药,也不能听信所谓的偏方秘方。

温馨提示

糖尿病病人保证营养正常的情况下需控制蛋白质摄入,一般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调整对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含优质蛋白质食物,如蛋类、奶类和瘦肉等。另外保持规律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游泳等。每年至少做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ystl/16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