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今天,糖友对糖尿病仍然存在很多误区,并且在广大患者中广为流传,这对糖尿病的治疗非常不利。
误区1把控制饮食当成限制饮食
医生叮嘱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很多糖友错把医生所说的控制饮食理解为限制饮食。由于食物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正解:
营养治疗并不意味着忍饥挨饿,而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兼顾个人饮食习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既要保持均衡营养,又要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
误区2把食物重量以熟重计算
不懂的糖友会误认为计算食物的重量是按食物的熟重计算。
正解:
因为米饭、馒头或粥的重量与加水量有关,常常有较大变动。因此,为了准确控制食物的重量,往往是计算生重或干重。下表为常见食物类别的重量计算原则:
误区3控甜不控咸(盐)
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糖尿病就该不吃甜的食物,咸面包、咸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其实,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
正解: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还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克以内,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和肥胖等疾病的患者应当选择低钠盐,并注意调味清淡。另外要注意腌制品、酱制品、薯片和饼干等加工过的食品,往往含盐也较高,尽量避免食用。
误区4只控制主食,不控肉不控油
很多糖友错误地认为控制主食的摄入就等于控制饮食,对油脂、零食和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能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导致体重增加,不利糖尿病病情控制。气渐凉,中国还有立秋时贴秋膘的传统饮食习惯。
正解:
虽然畜肉是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也不能多吃肉类,更应少食动物内脏和动物油脂。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选择低脂肪肉类(包括瘦猪肉和瘦的牛羊肉),每天~克(2~3两)。
误区5水果太甜,不敢吃
刚得病的糖友会认为,水果是甜的,从来不敢吃,不敢碰。
正解: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满足口感的同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糖尿病患在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血糖控制相对平稳,波动不大,这就满足了吃水果的先决条件。如果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可以用西红柿和黄瓜代替水果,等病情稳定后再吃水果。
另外,由于个体差异,每人对同一种水果的反应也不同,最好能够在吃水果前后分别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判断某种水果是否可以吃,以及吃的量是否适宜。
误区6迷信所谓的降糖食物或食疗偏方
有些糖尿病病友对流传的降糖食疗偏方期望值太高。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一切饮食都要控制在总能量范围内。
正解: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食物不能代替药物!糖尿病患者不可因为吃了所谓具有辅助降血糖的食物而停药。糖尿病患者应该饮食多样化,营养摄入才能全面。每种食物都要有量的限制。总的来说,这些流传说具有辅助降糖作用的食物,只是普通食物而已。可适当食用,但不能多吃。没有必要天天吃,顿顿吃,要经常更换食物种类。
误区7不控制无糖食品
市面上确实有很多无糖点心或者木糖醇糕点,这些食物虽然无糖,但是都是米面制作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吃了之后也会转化为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
正解:
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无糖点心类食品作为正餐或加餐,在加餐时的主食最好选择添加成分较少的无糖全麦面包或者苏打饼干。
误区8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对身体有益。但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就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
正解:
糖尿病饮食中主食要尽量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把粗粮和细粮掺和起来吃。比如,可以食用由“玉米+大麦面”组成的二合面或“玉米+大麦面+荞麦面”组成的三合面:也可以吃“大米+小米”组成的二米饭或“大米+小米+燕麦”组成的三米饭。
糖尿病患者饮食也要根据个人喜好,比如一顿饭吃细粮,那么下一顿饭可以吃粗粮,这样一天当中既能摄入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及无机盐等微量营养素,又可以改善餐后血糖。
误区9食物吃多了就加大药物剂量
一些患者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吃多了,他们觉得,把原来的服药剂量加大就能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岛负担的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正解:
降糖药物虽然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可是加大药物剂量的同时也加大低血糖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可能,不要把降糖药物作为不良生活方式的“挡箭牌”,降糖药物不能作为挡箭牌,也抵挡不了血糖升高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误区10植物油多吃没事
荤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没事。尽管植物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无论动物油、植物油,都是脂肪,都是高热量食物。
正解:
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因此,植物油也不能随便吃。
饮酒时还要注意下面3点:
①避免空腹饮酒,大量饮酒;
②尽量放慢饮酒速度,慢一点喝,分小口咽下,避免“干杯”或“一口饮”;
③饮酒时要正常进食主食和副食。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