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及确认糖尿病的类型?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随着糖尿病研究的进展,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修改糖尿病分型的建议,年WHO正式公布了此分型。新的分类法建议主要将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型。
一、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有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有免疫介导型糖尿病和特发性糖尿病两种亚型。
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可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或显著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分为8种亚型,即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引起的成年发病型青幼年糖尿病(MODY)和线粒体糖尿病,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以及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等;
四、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第一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低减,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高血糖。
1型糖尿病原称为胰岛素依赖性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被破坏,常导致绝对的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分为免疫介导型和特发性糖尿病两类。
1、免疫介导型糖尿病是由于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导致胰岛B细胞破坏,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儿童和青少年常见。血中可检测到一种或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其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明显相关。大部分发病急,有酮症酸中毒倾向,血中胰岛素、C肽水平较低甚至测不到,患者的生存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发病时类似于2型糖尿病,但将在数月内进展为对胰岛素的依赖。如在刚诊断时对糖尿病的分型不肯定,可做暂时性的分型,待观察对治疗的反应后再重新分型。
2、特发性糖尿病患者病因不明,需胰岛素治疗,且有酮症酸中毒倾向,无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证据,也与HLA无关,但有明显的遗传性。此类型在1型糖尿病中所占比例较少。
1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患者—般30岁、起病急、消瘦、尿酮(+)或酮症酸中毒、空腹或餐后C肽低下、免疫标记物(GAD抗体,ICA,IA-2)。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它是指胰岛素抵抗为主,同时有相对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缺乏为主伴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缺乏。这些患者往往对胰岛素作用抵抗,至少是在起始阶段,但往往是终身存在。
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起病较缓慢。疾病初期甚至整个病程中患者的生存都不依赖于外源胰岛素。尽管其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但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故血糖仍高。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不肥胖的患者也多有腹部脂肪增多。无自发酮症酸中毒,但急性应激如感染等可引起酮症酸中毒。
虽然随年龄的增加、肥胖和体力活动,2型糖尿病发病也随之增加,但该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程度常不足以引发受患者重视的糖尿病症状,因而多年得不到诊断,然而他们已处于发生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危险中。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遗传性B细胞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其他化合物、感染等引起的糖尿病。遗传性B细胞缺陷是单基因疾病,特征是年轻发病,一般发病年龄小于25岁,又称成年发病型青幼年糖尿病(MODY),胰岛素分泌异常,而胰岛素作用正常或轻度异常,现已发现多种亚型。线粒体DNA突变也可导致糖尿病。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见于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糖尿病。突发造成胰腺较大范围损伤的疾病或过程均可导致糖尿病,如胰腺大部切除、肿瘤等。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髙血糖素等许多激素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这些激素的过量分泌(如巨人症、库欣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等)均可导致糖尿病。
许多药物可使胰岛素分泌受损,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即可导致糖尿病。某些病毒感染与B细胞的破坏有关,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等。
成年发病型青幼年糖尿病(MODY)属于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中的—种,是单基因突变导致的。根据基因异常的不同分3个亚型:染色体12,HNF12(MODY3);染色体7,葡萄糖激酶(MODY2);染色体20,HNF-4α(MODY1)。MODY患者特点为:糖尿病起病常小于25岁;早期无需应用胰岛素可纠正高血糖,病史至少2年;非酮症倾向;显性遗传,其发生高血糖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共同特征为胰岛B细胞的功能常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衰退,胰岛素抵抗不是其病因。
1型糖尿病患者常常有典型的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常较轻微,使得很多患者发现时已较晚,所以更应警惕。高血压的哪些事(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