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轻重知多少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7-7-28 0:38:33   点击数:
  

病例一:陈某,男性,59岁,泡沫尿一年伴双下肢浮肿,多次查尿蛋白波动于(++),近期泡沫尿加重,尿蛋白持续(++++)24h尿蛋白定量5.8g。有糖尿病史10年,直肠癌术后5年。眼底检查未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例二:席某,男性,57岁,泡沫尿半年伴双下肢浮肿,加重一周。尿常规:蛋白(+++),红细胞镜检15-20/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1.8g。有糖尿病病史20年,银屑病病史10年。眼底检查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两位患者同一天下午在我科接受了肾活检术,3天后经病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

大家对“糖尿病”并不陌生,周围亲朋好友、同事同学、邻居等或多或少听说过有人得了糖尿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从年的0.67%,增加至年的11.6%(18岁及以上)。这其中增长的倍数简直难以置信!

一旦得了糖尿病,有许多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如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功能衰竭、截肢等……以上两例病例提到的糖尿病肾病就是糖尿病的主要危害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糖尿病肾病。

年-年,我国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达社区患者总数的30%-50%。糖尿病肾病糖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您的肾脏。糖尿病肾病早期没有不适,进展缓慢而隐匿,如果不及时干预,一旦患者进入大量蛋白尿期,病情可以快速进展至尿毒症期而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境地,其肾功能下降的速度可以是其他肾脏病变的14倍。

糖尿病肾病有一个漫长的病程,一般分为五期:

一期和二期患者没有任何肾脏方面的症状,血液和尿液常规检查也正常。如果此时能控制好血糖,肾脏的功能便可长期稳定。

三期被称作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患者同样也没有任何症状,但尿中可以检测出“微量白蛋白”。此时用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尿中的微量蛋白尿,甚至阻止病变的进展。

四期被称作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时尿液检查可以发现尿中有蛋白,患者可全身水肿。此时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全面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否则肾脏的功能会进行性恶化。

五期被称作终末肾衰期,即俗称的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那么我们如何能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呢?

信号一:微量白蛋白尿或尿中泡沫增多且难消

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是提示糖尿病肾损伤的最早期的标志。因此,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预防糖尿病肾病可以做的检测主要是尿常规,但是尿常规里面的尿蛋白检查不是很精细,只有当尿蛋白量很大的时候才能检测出来。可以使用新发现的敏感度很高的指标——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UACR)来检查。这个指标可在尿液中刚出现一点蛋白的时候就能检查出来,非常利于早期发现。一旦出现腿肿,眼肿,尿液中泡沫明显增多,而且这个泡泡很难消掉时,这就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

信号二:视物模糊,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联系非常密切,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如果糖尿病患者视物模糊,而且感觉看东西时有一些黑色的团块,好像眼睛被什么东西遮住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提示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好去眼科进行眼底的检查。

  信号三:肾小管功能受损

  肾小管损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可出现,比如夜尿增多,尿常规化验中尿比重下降等都是其损伤的表现。一些肾小管功能检查如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等出现异常。

  除了以上这些早期信号,糖尿病肾病还可以通过其他检查进行评估:如肾脏形态的改变。糖尿病肾病早期时,肾脏的体积会轻微变大,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肾脏体积就逐渐缩小。临床上可以用超声对肾脏做评估,从而大概判断肾病所处时期。

?

如何才能做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呢?   

  常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2、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值,要在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3、改变生活方式,包括调整饮食、合理运动,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4、严格控制血糖,一般来讲,血糖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

5、严格控制血压,尽量使血压维持在/80mmHg以下。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xgyy/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