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郭艺芳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近日更新《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全文共14个章节。其中,关于心血管疾病(CVD)防治方面的主要建议如下:
一、血压管理
1.高血压筛查:糖尿病患者每次就诊均应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增高者应择日再次测量,以明确高血压的诊断;
2.血压目标: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降至/90mmHg以下,部分患者(如年轻患者)可考虑降至/80mmHg以下;
3.降压治疗:血压高于/80mmHg时应建议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压;血压超过/90mmHg者,应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启动药物治疗,以保证血压达标;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案应包括一种ACEI或ARB;通常需要多种药物(包括最大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与ACEI/ARB)联合治疗方健使血压达标;应用ACEI/ARB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钾水平变化;合并糖尿病与慢性高血压的妊娠妇女,建议血压目标值为-/65-79mmHg,且禁用ACEI与ARB。
二、血脂管理
1.血脂筛查:初次诊断糖尿病的成年患者应检测血脂,此后每1-2年定期检测;
2.血脂异常的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石;对于以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为主要表现者,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并加强血糖控制;甘油三酯高于5.7mmol/L时需检查是否为继发性血脂异常并考虑启动药物治疗,以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年龄<40岁且无其他CVD危险因素者,不建议予以他汀治疗;年龄<40岁但伴有其他危险因素(LDL-C≥2.6mmol/L、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予以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他汀治疗;已确诊CVD者应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年龄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若无其他危险因素,应予以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或已确诊CVD者需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年龄>75岁的糖尿病患者,若无其他危险因素,应予以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伴有其他危险因素者需接受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他汀治疗;确诊CVD者需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副作用、耐受性、LDL-C水平)适度调整他汀治疗强度;在他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其他降脂药物(他汀/贝特、他汀/烟酸)不能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故不建议常规应用;妊娠妇女禁用他汀。
三、抗血小板治疗
CVD风险增高(10年风险>10%)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应用阿司匹林(75-mg/d)进行CVD一级预防。这些患者一般包括: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且伴有至少一项其他主要危险因素者(CVD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微量白蛋白尿)。
不建议10年CVD风险<5%的糖尿病患者(例如男性<50岁或女性<60岁且不伴有其他主要CVD危险因素者)应用阿司匹林。
10年风险为5-10%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判断是否应用阿司匹林。
所有确诊CVD的糖尿病患者均应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不耐受阿司匹林者用氯毗格雷(75mg/d)替代.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考虑进行为期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四、冠心病筛查与治疗
对于无相关临床症状者,不建议常规进行冠心病的筛查;若无禁忌证,所有确诊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阿司匹林与他汀治疗,并考虑应用ACEI治疗;有心肌梗死病史者需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至少2年;有症状的心衰患者不宜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若肾功能正常,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可应用二甲双胍,但病情不稳定者或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不宜应用二甲双胍。
综上所述,ADA新标准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适度宽松的血压管理策略,强化但灵活的血脂管理策略,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客观务实的冠心病治疗策略。
来源:郭艺芳教授的微博
喜欢本文就分享吧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