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十大要点解读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6-10-11 17:35:22   点击数:
  

以下为《指南》的实用性、个体化原则的十大具体体现,2型糖尿病患者可“对号入座”,并在治疗过程中参考应用。

1.对于新诊断的、糖化血红蛋白在6.5%~7.0%、无并发症的轻型患者:可首选不发生低血糖或不增加体重的药物,可单药治疗,如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拜唐苹,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每3个月监测1次)。若3个月内糖化血红蛋白未能达标,则考虑开始联合药物治疗。

2.对于糖化血红蛋白在7.0%~9.0%之间的中度患者:需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即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增加一种药物,如利拉鲁肽。该药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又有促使胰岛B细胞增殖,对抗细胞凋亡,保护和恢复B细胞功能的作用。

3.对于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0%的患者:应尽早采用联合药物治疗,若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立即采用胰岛素治疗。

4.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应强调饮食及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这类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消瘦型患者要高,应特别注意控制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5.对于体型较瘦患者:该组患者多以B细胞功能障碍为主,故应特别强调早期选用具有保护B细胞功能的药物联合治疗。如利拉鲁肽、胰岛素增敏剂或胰岛素。与肥胖患者相比,消瘦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但仍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避免体重增加。

6.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该病占2型糖尿病的10%左右,且多见于体型较瘦者。疑似为LADA的患者应检查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7.新诊断的儿童糖尿病患者:应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xgyy/1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