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15型糖尿病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6-10-13 10:19:42   点击数:
  

病例分享

李女士,53岁,两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起初并没有重视,认为自己还年轻,也没有什么症状。后在家人的催促下,医院,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李女士很纳闷,自己并不胖,而且家族中也没有糖尿病患者,怎么自己就患糖尿病了呢?还好,经过胰岛素及药物的治疗,李女士的血糖控制尚可。

?图示李女士动态血糖监测多日叠加图???

 ?可最近半年,饮食、运动、药物依旧如前,可血糖大不如从前,忽高忽低(上图所示),体型也越来越消瘦。1周前出现乏力、恶心、呕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李女士的胰岛素分泌量严重不足,分泌曲线呈一条直线,原来她得的并非是“2型糖尿病”,而是“1.5型糖尿病”。在医院调整为基础加餐时胰岛素后,血糖控制很好。

听过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什么是1.5型糖尿病?

顾名思义,所谓的1.5型糖尿病,介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间,学名“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简称“LADA”。根据名称,我们可以了解到,患病群体为成年患者,多起病缓慢,早期“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口服降糖药物有效,容易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但较2型糖尿病而言,LADA病情进展很快,胰岛功能迅速衰竭而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简单的说,其实LADA就是一种貌似2型糖尿病的1型糖尿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为疾病本身的特点,诊断比较困难,常常是回顾性诊断。LADA一经确诊,除了饮食、运动基础治疗外,应该立即启动胰岛素治疗,对于单纯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可以加用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控制血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论是磺脲类还是非磺脲类促泌剂,均禁用于LADA的治疗,因为此类药物会加速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

?通过研究发现:LADA的发病年龄为25~83岁,平均46.5岁;相对2型糖尿病,这类病人比较消瘦,但近来肥胖者也在增多;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发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但也有病情不明显的病人;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可产生继发失效;一般发病半年到一年后才有自发酮症酸中毒,须依赖胰岛素治疗。如果仅仅根据临床表现,LADA的误诊、漏诊率可高达80%!因此,凡成年后发病,消瘦,使用口服降糖药半年无效的患者,均应警惕1.5型糖尿病。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白斑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tnbby/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