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糖第九辑如何预防糖尿病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1-2-26 1:39:26   点击数:
  本期嘉宾:励丽

个人简介: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

管理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管理好体重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肥胖的诊断有三个衡量指标。

1、第一个衡量标准:BMI,也称之为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人体的体重(kg)除以身高(m),再除身高(m)。中国成年人:轻体重:BMI18.5;健康体重: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28>=BMI。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2、腰围。有些人虽然BMI指数没有超标,不过由于长期久坐等原因,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这也是肥胖的危险信号。我国男性正常腰围应控制在85厘米以内,也就是两尺六以内,女性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也就是两尺四以内。中国男性腰围超过90公分,女性超过85公分,称之为腹型肥胖,也叫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目前被认为是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人更危险,更容易受冠心病,糖尿病的"青睐".

3、体脂百分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28%,称之为肥胖。由于BMI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所以一个BMI指数超重的人,实际上可能并非肥胖。举个例子,一个练健身的人,由于体重有很高比例的肌肉,他的BMI指数会超过30。如果他们身体的脂肪比例很低,那就不需要减重。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1、控制摄入总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低盐低脂低糖、定时定量定餐,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比例;少吃甜食,尤其是碳酸饮料和甜点。戒烟限酒。

2、保证每周有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中等强度运动衡量指标之一:运动时心率达到-年龄。

认真对待科学治疗

糖尿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使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具有与非糖尿病患者同等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在心理上要正确对待,不要恐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根据医生制定的专业的、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使用合适的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定期检查,预防并发症

1、做好血糖管理:除了监测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还要注意日间血糖波动情况。

2、定期并发症筛查:检查眼底、神经、血管、肝肾功能等,早发现早干预。

标准化管理

作为宁波市第一家成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宁波分中心自年3月在医院运营以来,秉承宁光院士倡导的“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的核心理念,以内分泌学科为基础,联合眼科、营养膳食科、手足外科等学科,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疾病诊疗及饮食与生活方式的指导,并与内分泌住院部无缝连接,及时对并发症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宁波分中心已管理患者余人,半年随访率47.42%(受疫情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初始时的8.31%下降至6.74%,血糖达标率(HbA1c7%)亦从39.6%升高至69.68%,血脂达标率(LDL-C控制<mg/dL或LDL-C控制<2.6mmol/L的人数)从30.97%提升至54.1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由1.16mmol/l上升至1.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3.03mmol/l下降至2.58mmol/l。今年还获得了“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十佳中心奖”金奖。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tnbby/12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