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你还能活多少年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1-1-22 19:24:26   点击数: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在古代糖尿病属于富贵病,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已有糖尿病患者万例,大于60岁的人群中接近10%都患有糖尿病。据WHO估计,我国到年糖尿病患者将达万例。毫无疑问,患上糖尿病之后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比如饮食就会受到严格限制。并且体力、体能也将大大削弱,全身重要器官(如心、肾、脑和眼等)都会出现并发症。在医学上,甚至将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升高和动脉硬化并称为“死亡五重奏”。有鉴于此,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常担忧:自己的寿命能有多少年?可以活多久呢?

卫生部曾对某县80-98岁高龄长寿老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和统计,结果发现竟有三分之二的人群患有各种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其中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分别排在第一、二、三位。这充分说明:糖尿病患者能够拥有和正常人相同的寿命,甚至可以达到长寿的标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糖尿病的特性决定了患者可以健康长寿。

发病有预见性

糖尿病发病原因虽然还不清楚,但下列情况是具有一定预见性的,比如有家族史的肥胖人群,长期大吃大喝或暴饮暴食、情绪变化无常、长期忧郁和服用多种药物的人群,长期酗酒的人群都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这些行为和嗜好都是可以控制的。即使是有家族史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加强运动锻炼,延缓发病,甚至不发病。

发现比较容易

无论是主动发现(体检)还是被动发现(偶然),都比较容易发现,且方法简单、快捷、花费少。医院体检,没条件可以自己用尿糖试纸或血糖仪经常监测尿糖和血糖水平,这些都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发展比较缓慢

从发病开始,一般5年之内不会有太多的症状,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性反应。一旦发现了,如能加以适当治疗,绝大多数会较好愈合。

治疗认识明确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只要尊重现实、科学治疗,坚持监测,不可收拾的结果是很少见的。目前最新推广的“七驾马车”(教育、饮食、运动、治疗、监测、情绪、关爱)一起跑,是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的。

“康复”是与“糖”共处的结果

“康复”指的是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状态。有人曾对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调查,其中30%为7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绝大多数与糖尿病和平共处都在30年以上。世界上与糖尿病共处时间最长的要算美国人威廉斯德赛。他8岁时患上1型糖尿病,与糖尿病“和平共处”了70个年头。

当然,糖尿病患者真正达到健康长寿的状态,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避免肥胖

肥胖的危害很大。肥胖会造成生活不便和心理障碍,但更主要的是肥胖可带来多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最为便捷判断是否肥胖的方法,就是测算体质指数。体质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对于国人来说,体质指数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肥胖或超重的人都容易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后又不容易控制好。糖尿病病人肥胖后,对药物抵抗增加,吃药打针效果也差,所以必须减肥。减肥的策略主要包括少吃多动,必要时用药治疗。

降血糖

高血糖的危害在于对眼病和肾病等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的影响大,对大血管病变也有影响。近年来有人发现,血糖太高还能产生对胰岛的“糖毒性”作用,持续高血糖能毒害胰岛,使胰岛素分泌功能日趋下降,最后导致功能衰竭,加重病情。所以,必须把血糖降低到满意的水平。降糖策略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满意水平是: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饭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0%。起码要达到基本合格的水平,那就是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饭后2小时血糖10.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5%。

降血压

高血压对糖尿病病人的危害须引起警惕。高血压对糖尿病及其各种血管并发症有极大的影响。严格控制血压,对降低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意义,甚至比控制血糖更重要。降压策略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的血压至少要控制在/90毫米汞柱,最好能达到/80毫米汞柱。

调血脂

血脂异常的危害在于不但能引起脑、心脏和下肢血管等大血管严重病变以及微血管和神经病变,而且还能引起“脂毒性”作用,造成脂肪酸在胰岛内沉积。胰岛功能衰竭,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所以血脂异常不可忽视。调节血脂的策略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

降血黏度

高血黏对糖尿病病人的危害在于可造成血液淤滞、供血不足、血管损伤、局部缺氧、缺糖和酸中毒,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还可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所以,必须予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tnbby/1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