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吃糖太多才得的
[正确观念]: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吃糖太多才得。
谣言2糖尿病人不吃主食,血糖就不会高
[正确观念]:当进食的主食过少时,身体缺乏能量来源,必然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体内脂肪分解会产生酮体,酮体增多后,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而长期体内蛋白质分解,则会日益消瘦、乏力、抗病能力低下,极易继发各种感染。因此,长期不吃主食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
谣言3多吃南瓜可以降血糖
[正确观念]:吃了南瓜,经过消化吸收也会产生一定热量,一斤南瓜大约可以产生千卡热量,糖友如不加节制、长期食用大量南瓜,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应正确看待南瓜,它也只是蔬菜中的一种,目前没有哪种食物能降血糖。
谣言4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
[正确观念]:只要病情控制良好,糖尿病人可以在两餐之间吃适量水果;而在血糖控制不良时,暂时用西红柿或黄瓜来代替,并不是绝对不能食用水果。
谣言5少吃一餐,就少吃一次降糖药
[正确观念]:首先吃降糖药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抵消饮食所导致的餐后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导致高血糖。正确的做法是,应按时、规律地进餐和用药。
谣言6如果用了胰岛素,就不用再控制饮食了
[正确观念]: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治疗。既然是基础治疗,那么,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饮食控制。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要定时定量,规律饮食。
谣言7无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随便吃
[正确观念]:所谓“无糖食品”只是不含有蔗糖,并不代表没有糖,除了这一点区别外,其他诸如配方、工艺等和普通食品类似。无糖食品同样含有淀粉,一样能升高血糖,不可随便吃。糖友把无糖食品当做普通的食品一样看待即可,也要控制食用量,不能多吃。
谣言8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
[正确观念]:正确科学熬制“粥”,糖尿病人一样能喝粥。纯白米粥尽量不吃,但是杂粮粥还是可以吃的。因此,煮粥时应注意少放白米,多放杂粮或蔬菜等。
谣言9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正确观念]:肉类食物中以脂肪和蛋白质为主,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在体内发生糖异生反应生成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尤其是肥猪肉的热量非常高,g肥猪肉约含有88.6g脂肪,可提供千卡的热量,经常食用容易引发诸多心脑血管并发症,从而加重病情。
谣言10得了糖尿病,甜味食物不能吃,只能吃不甜的
[正确观念]:很多食物虽然没有甜味,但一样能升高血糖。每种食物都不要随便放开吃,都要控制份量。
糖尿病治疗5大误区误区1:只有出现并发症才去看病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常常有两类糖友:
第一类是愿意吃降糖药或打胰岛素,但不测血糖,从不关心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虽然药吃了,针打了,并发症还是出现了。
第二类是很多糖友在糖尿病早期只是血糖高,身体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认为糖尿病不疼不痒,就放松警惕,等出现了并发症影响了生活,才去看病。
等并发症出现了才去控制血糖,则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期。
单纯的高血糖治疗简单方便,医疗费用低,早期的血糖达标能够更好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如等出现了并发症再去治疗,不仅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造成更高的致残率。而且,还会增加很大的经济费用,据调查显示,中国糖友80%的医疗费用都是用来治疗并发症。
误区2:擅自更改胰岛素种类很多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是自己擅自更改胰岛素的种类。如糖友小王,医生的医嘱是:门冬胰岛素30早、晚各一针,治疗以后,他的血糖时高时低,便以为是自己的饮食、运动出了问题,后来才发现,竟然是因为小王家里的门冬30医院取药,而将家里以前剩下的中效人胰岛素按原方案继续注射,在小王看来,以为胰岛素作用都是一样的。
其实就像感冒药分为不同种类,根据你的感冒类型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服用的药物也是不一样的,错误用药还有可能加重感冒。
同样,胰岛素分为短效,中效、长效、预混等很多种,医生会根据你的血糖情况选择适合你的胰岛素注射种类,这样才能使血糖达标。不能自作主张随便更改胰岛素种类。
误区3: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自行停药很多糖友坚持了一段时间的降糖治疗,医生开的药吃完了,检测到似乎血糖正常了,认为糖尿病治愈了就擅自停用了所有的药物,这是很危险的行为。这是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一经确诊,需终生治疗,所谓糖尿病治好了,只是在药物控制的前提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是到达了糖尿病“蜜月期”,可以不打针吃药控好血糖,并不是真的痊愈了。
药物能不能减量、停药或者调整种类,医院咨询医生,不能自行停药。因为停药后血糖会骤然升高,容易并发糖尿病酮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误区4-外出就餐加大药量有些糖友明知道糖尿病严禁大吃大喝,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对美食、美酒的诱惑,而擅自加大口服药及胰岛素剂量。这样不仅你的血糖波动大,长此以往加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非常容易造成低血糖昏迷,后果不堪设想。
误区5:血糖控制越低越好有些有并发症的老年患者,一味的追求血糖正常,认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可事实上,由于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当血糖控制得过于严格时容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而造成生命危险。所以糖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控制标准,尤其是高龄糖尿病患者,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如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左右就可以了。
不同糖友的血糖控制标准都不一样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