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降不下来,可能是不注意饮食调理,不爱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4/6/20 10:02:10   点击数: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据了解,我国目前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

除了发病率高,糖尿病的危害性也不可忽视,糖尿病若未得到控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都会造成威胁。

所以作为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努力控制好血糖,这样才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但许多糖尿病患者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血糖总是降不下来,而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以下几个细节没有做到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不注意饮食调理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既然吃了降糖药或注射了胰岛素,饮食上就不需要控制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其实,糖尿病除了用药治疗,饮食方面的调理也十分关键,如果在吃药的同时依然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或是还有抽烟、喝酒等习惯,很容易导致血糖发生波动。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肥甘厚腻的食物,平时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控制好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有助于血糖的稳定。

2、不爱运动

患上糖尿病之后,患者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只有如此,才可以达到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目的,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而且坚持运动还可以改善体质、保持心情愉悦,这些对病情的恢复都有帮助。

如果不爱运动,甚至天天在家躺着,这些好处都享受不到,因此,糖友们抓紧时间动起来吧!

3、不按医嘱用药

确诊为糖尿病后,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与注射胰岛素。无论是哪种用药方式,都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用药时间、用药剂量都有严格的规律。

如果患者擅自增加、减少药量,或是经常漏服药物,或是随意停药,都会导致血糖发生波动,对病情的控制不利。

4、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

糖尿病患者应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遇事不能过于激动,此外还要学会缓解压力,避免精神过于紧张。

如果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下,或是精神持续过于紧张,都会刺激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血糖的稳定性。

此外,糖尿病患者长期熬夜也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造成血糖升高。

5、胰岛素储存不当

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而胰岛素的储存要求比较严格,如果储存不当,可影响胰岛素的生物活性,进一步影响其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应将胰岛素放置于冰箱的冷藏室储存,打开之后的胰岛素储存时间不能超过4周,否则会影响其药效。

总之,糖尿病患者若近期血糖控制不佳,应从以上几个方面找找原因,这样才能确保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疾病治疗期间,也要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jbzs/1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