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坏疽是指病人肢体末端组织坏死发炎,尤其是下肢,这种并发症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身上。那么,糖尿病坏疽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
糖尿病坏疽的症状表现一、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为下肢的早期表现,下肢缺血使肌肉供血不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乏力,劳累及麻木。重者有小腿腓肠肌疼痛,停止行走或休息后可使症状缓解。年老者如发生间歇性跛行时高度怀疑由动脉阻塞引起的下肢缺血。
二、休息痛休息痛,是病变的中期表现,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加重,不行走也发生疼痛,称为静息痛。这种疼痛大多局限在趾或足远端,夜间尤甚,卧位时疼痛加剧,下肢垂下可有缓解,夜间静息痛或休息痛。因睡眠时心输出量最少,下肢灌注注血量也减少,故疼痛常在夜间加重。
这是糖尿病坏疽早期症状之一。
三、突然疼痛最后,坏疽突然发生,疼痛剧烈也是糖尿病坏疽早期症状。多数患者坏疽的发生是缓慢的,有严重的神经损害,疼痛可轻可重,局部轻度损伤,发生皮肤局限性小水泡。以后皮下组织变成暗红色或黑色,严重四肢手足发生溃烂坏死,干枯变黑,化脓感染等。
糖尿病坏疽的类型一、湿性坏疽肢端体表局部软组织糜烂,形成浅溃疡,继之溃烂深入肌层,甚则烂断肌腱,骨质受破坏,大量组织坏死,形成大脓腔,排出较多分泌物。此型坏疽多见,占72.5%,主要病理基础是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所致微循环障碍。
二、干性坏疽受累肢端末梢缺血坏死,干枯变黑,病变界线清楚,发展至一定阶段不经处理会自行脱落。此型坏疽约占7.5%,其主要病理基础是中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性坏死。
三、混合型坏疽约占20%。微循环障碍和小动脉阻塞两类病变并存,既有肢端的缺血干性坏死,又有足和(或)小腿的湿性坏疽。
糖尿病足坏疽该如何鉴别?1、糖尿病足引起的坏疽:糖尿病足是渐进性的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糖尿病足坏疽是由于肢端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联合导致的,坏疽大多发生在足部,占96.5%,手部占3.5%。这一类患者常有肢体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坏疽一般为湿性坏疽,患者的血糖都偏高。
2、雷诺氏病引起的坏疽:一般多见于年轻的女性,是由于小动脉痉挛或扩张,血流停滞而造成的,坏疽一般发生在手指,下肢少见,患者的皮肤会呈苍白、紫绀和潮红交替性发作,肢体发凉,指端发生溃疡,这类患者的血糖一般都正常。
3、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坏疽:这类坏疽一般发展较慢,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于50岁以上的老人,是由于管腔硬化或闭塞引起的,坏疽一般发生在下肢,上肢少见,坏疽多为干性坏疽,此类患者的血糖可能会有偏高的现象。
4、脉管炎引起的坏疽:脉管炎一般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是由于全层血管发生炎症,导致血栓的形成,使管腔发生阻塞,脉管炎引起的坏疽一般指趾及下肢多见,刚开始的是干性坏疽,坏死组织脱落后一旦发生感染会形成湿性坏疽,脉管炎患者的血糖一般都正常。
往期精彩
(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正确注射胰岛素,您真的会了吗》
《新疗法:度拉糖肽周制剂强效降糖》
《糖尿病手术到底是怎么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