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英,黄兴友,魏智利,王陈芳,留菁菁,潘伟力
(1.浙江中医院内分泌风湿肾病科,浙江杭州;2.浙江中医院检验科,浙江杭州;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
摘?要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晚期糖基化产物(AGEs)监测对无症状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年12月至年12月间浙江中医院的T2DM住院患者80例,通过测定振动感觉阈值(VPT)联合神经传导速度(NCV)诊断为DPN的患者60例,其余20例为单纯T2DM组。60例DPN患者再通过有无肢体麻木、烧灼感、疼痛等症状分为有症状DPN组29例和无症状DPN组31例。比较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比较3组患者NO、AGEs水平差异。
结果:有症状DPN组的FPG、PPG、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症状DPN及单纯T2DM患者(P<0.01)。无症状DPN组的FPG、PPG、HbA1c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患者(P<0.05)。3组患者的TG、TC、LDL-c、HDL-c、APOa、APO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2DM组比,DPN组血清NO均明显下降,AGEs水平明显升高(P<0.01);2组DPN患者血清NO、AGE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临床上早期无症状DPN发病率高,NO、AGEs是其重要的生物信号和效应分子,早期检测有助于了解神经病变的程度。控制血糖对减少DPN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氧化氮;晚期糖基化产物;神经传导速度;振动感觉阈值。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氧化氮;晚期糖基化产物;神经传导速度;振动感觉阈值
本文引用:徐英英,黄兴友,魏智利,等.无症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监测血清NO和AGEs的临床意义[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50(5):-,.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网站:xb.qk.wmu.edu.cn
-
邮箱:wzyxyxb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