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诊断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内二科为我院老年内科,下设内分泌、心血管、脑血管三个专业。科室在周福仓院长、孙建华主任的带领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恪守“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科训。以追求高质量医疗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争创全县一流水平,回报社会和人民的厚爱。并备有进口心脏除颤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胰岛素泵,快速血糖仪等先进设备。全科医护人员16人,医护人员均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主治以上医师医院的专业进修学习,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糖尿病、甲亢、甲减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同时我科配有胰岛素泵等先进设备,能使糖尿病高危患者快速平稳降糖,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我科已成功开展快速溶栓,治愈患者多例,抢救了大量生命危险的患者。在治疗心衰及房颤病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科还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饮食、运动、药物、胰岛素等综合评估个体化治疗疗效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