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早期与尿蛋白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7-1-16 15:01:23   点击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种。糖尿病肾病又称肾小球硬化症,严重时可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而且早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那么有什么简单快捷的方法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呢?尿微量白蛋则是必需检查的项目之一。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30mg/L,轻微病变后在30mg/L~mg/L范围波动,此时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当mg/L时,就证明蛋白尿开始出现,即尿常规中蛋白监测(+)。尿微量白蛋白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血糖、血压、血脂、吸烟等等。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病的“预警信号”,对于早期发现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糖尿病肾病早期如通过积极治疗,可以逆转病程,恢复到正常蛋白尿水平。但如果不予重视,情况便会随着时间及危险因素的恶化,进展为大量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因此,一旦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就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定期复查。

  1.戒烟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缩短从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显性糖尿病肾病的过程,加速了肾脏病的进展及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因此,戒烟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必要的。

  2.饮食治疗

  饮食调整的重点一定要把握住,那就是优质低蛋白饮食,必须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为主。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蛋白摄入量:0.6—0.8g/kg。做到低盐饮食,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多食新鲜菜类。对于钾的摄入量的判定则应根据患者的尿量来定,若每日尿量大于ml,则不必控制钾的摄入。若每日尿量小于ml,则应避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

  3.积极控制血糖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强化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我们要求血糖控制必须达到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亚太地区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并且每3-6月复查一次。血糖控制在空腹4.4—6.0mmol/L餐后2小时4.4—8.0mmol/L。

  4.控制血压

  严格进行血压的控制在尿微量白蛋白的治疗中是关键一环。通常每天早晚监测血压一次,要求血压维持在/80mmHg。大多数患者需要配合以积极的药物治疗。一般来说首选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RBs(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类的降压药,主要是因为ACEI或ARBs类药物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糖尿病肾病伴有高血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减缓肌酐清除率的下降,从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

  5.降脂治疗

  他汀类降脂药物除了可降低血脂,还能直接作用于肾脏细胞以减轻肾小球的硬化,通过抗炎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而间接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衰竭。因此对于饮食运动治疗后血脂尚不能达到标准(血胆固醇小于4.5mmol/L,血甘油三酯小于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3mmol/L)的患者可配合该类药物以达到降低血脂,保护肾脏的作用。

  对于已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每3个月要复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至正常后每年复查一次。

更多详细信息点击下方阅读全文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ystl/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