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你真的了解么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6-12-1 1:11:30   点击数:
  点击太原易点   糖尿病肾病共分五期:

  第Ⅰ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无明显症状,检查无异常指标。早期肾脏体积可增大20%-40%,肾小球滤过率可高达%,并可持续数年。这一阶段的肾脏改变与高血糖往往一致,是可逆的,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正常。

  第Ⅱ期:肾小球结构损害期,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脏开始萎缩,但临床检查无异常所见。

  第Ⅲ期:肾小球硬化,滤过功能进一步下降,检查可见24小时微量白蛋白超过30mg,但尿常规正常。

  第Ⅳ期: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加号,可见低蛋白血症,肾功能正常,尿常规检查哪怕是蛋白出现加减号,甚至间断出现都可以确诊。

  第Ⅴ期:肾功能出现改变,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常伴高血压、水肿、低蛋白血症及乏力、贫血等尿毒症症状。

  检查项目: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血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血脂、离子、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眼底、下肢血管彩超。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微量白蛋白阶段,如果能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以很大程度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速度,甚至逆转。如果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即使积极治疗,也只能减轻糖尿病的并发症,延缓病情进程,其肾损害已不可逆。

  治疗方案:

  (1)控制原发病基础病糖尿病,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就应积极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早期使用胰岛素和口服格列喹酮,有助于防止肾损害的发生;如果已经进入临床蛋白尿阶段,则应尽可能采用胰岛素治疗,除非血糖控制不好,否则不建议再口服降糖药;如果已经进入肾功能不全阶段,由于经肾灭活的胰岛素减少,易出现低血糖,应及时调整用药。糖尿病肾病患者必须将血糖控制在7.0umol/L以下(空腹),餐后血糖控制在11.1umol/L以下。饮食和运动是控制血糖的基础。严格控制饮食,减少糖的摄入量。同时,要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减轻体重,增加糖的消耗,降低血糖水平。

  控制血糖最好使用胰岛素,理由如下:①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公认的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最科学的方法,一个国家糖尿病治疗水平的高低就看胰岛素的用量即可。②胰岛素不伤肾脏,人体自身就可以产生胰岛素。③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其中包括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必须住院治疗,因为胰岛素的用量与患者体重、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及一日三餐情况都是密切相关的,必须住院进行调理。如果患者拒绝合用胰岛素,那么可以口服降糖药物,如糖适平、美比达、达美康等。上述药物95%经过胆汁人消化道代谢,只有一小部分通过肾脏代谢。但是上述药物对肝功能有损害。

  (2)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必须积极控制血压,减轻或延缓肾小球硬化,保护肾功能。首选ACEI或ARB。

  (3)控制蛋白质饮食的摄入量:禁食植物性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肉、蛋、奶等。每天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g.既能满足机体需求,又可最大限度地减轻肾脏损害。

  (4)改善微循环:可以口服怡开(胰激肽原酶)、安多明(羟苯磺酸钙)等。

  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黄芪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川芎嗪、丹参注射液等中药;西药有凯时(前列腺素)、阿魏酸钠等。

  (5)抗凝血治疗:长期小剂量口服肠溶阿司匹林,mg.

  (6)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上禁用激素,但如果合并原发性肾病缩合征。大量蛋白尿,肾活检的结果又提示激素使用可能有效,在严密监测、控制好血糖的情况下,可以对症使用激素,水肿明显可予以对症利尿等处理。

  (7)糖尿病性肾衰的治疗:与一般肾衰治疗原则相同,由于肾功不全时对胰岛素灭活能力减弱,易发生低血糖,应注意血糖监测,调整剂量。进入终末期,受血管条件的影响,腹膜透析作为首选的肾脏替代治疗。但由于腹透液以葡萄糖为主要成分,因此血糖监测尤为重要。如能获得亲体肾移植,则生存质量会明显提高,寿命也会大大延长。

精彩内容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目前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大约有万,随着病史延长,会相继出现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在西方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第一原因,在我国,糖尿病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第二原因,在医院接受透析的患者中,有1/4的患者是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所以糖尿病患者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加号,如控制和治疗不及时,短至4年,长至12年,平均7年就会发展成尿毒症。









































鍖椾含鏈鏉冨▉鐪嬬櫧鐧滈鍖婚櫌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楃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yfzl/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