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型糖尿病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6-11-1 12:37:33   点击数:
  

1型糖尿病(T1DM),就是体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引起永久的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表现的一种糖尿病。

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虽然比国外低,但因人口基数大,所以总的患发人数还是多。

T1DM在糖尿病中约占5%,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临床上多数T1DM起病急,高血糖,明显“三多一少”,多伴有自发或诱发的酮症。也有少数缓慢起病。

目前将T1DM分为两个亚型。一种是血液中可检出胰岛自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等,称为免疫介导性T1DM(也叫经典型),多见于白种人。这种T1DM,β细胞破坏是由于自身免疫损害,多同时伴发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白瘢风、恶性贫血。

另一种,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目前β细胞破坏的机制尚不清,称为特发性T1DM,多见于非白种人,如亚洲、非洲人。

T1DM临床表现也呈现多样性,可能与个体间β细胞破坏的速度快慢不等有关。儿童或青少年T1DM,β细胞破坏进展快;成年人则相对缓慢。对于进展缓慢的T1DM,早期体内还可以有一定水平的胰岛素,治疗可以不依赖胰岛素,临床上貌似T2DM,即时鉴别很困难,但随着病程进展,最终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这种T1DM,也被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中国LADA发病率较高。

还有一种叫暴发型T1DM,患者在感染诱因下,短时间内出现极为严重的高血糖症状,相对于高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却并不高或仅轻度增高,胰腺活检仅呈现胰腺炎,而非胰岛炎(常见的T1DM病理),绝大多数患者胰岛自身抗体阴性,其临床表现类似特发性T1DM,但后来发现大多数患者也拥有免疫介导性T1DM的易感基因,似乎又不像特发性。暴发性T1DM,目前多见于东亚人。

对于一级亲属中有T1DM,或虽无糖尿病临床表现但血中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等的个体,均为T1DM高危人群。目前除了认为有些感染可能是发病的诱因之外,尚未找到有效的预防手段。

T1DM最终必须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在胰岛素问世之前,T1DM平均寿命不足1年。自从胰岛素问世以后,寿命明显延长,却容易出现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已经证明胰岛素强化治疗,无论近期(≤6.5年),还是远期(≤17年),对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yfzl/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