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三大代谢类疾病之一,有治疗周期长,疗效有限,且可诱发各种并发症的特点,对于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的人中约有1亿人为糖尿病患者,其中主要是2型糖尿病患者。另外,有超过1亿的人有潜藏的糖尿病患病风险。至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仍居世界首位,预计到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将达6.4亿。对此,我们应引起重视。
而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时间用药且无法治愈,因此很多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比较低。但有学术报告指出,大部分的糖尿病是可以“逆转”的。
这里的“逆转”并不是指治愈,也不是说患者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有所降低,患者的血糖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逆转”的真正意义,是指糖尿病患者在经过治疗和生活方式调理后,日常的起居或者作息对血糖造成的影响不会太明显,也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医学上称为“糖尿病完全缓解”。
有研究发现,通过加强饮食干预,控制、改善体重等,有助使血糖指标恢复正常,达到缓解状态。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也不外乎以下几点:
①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和一般人是一样的,因此对于饮食要限制,但不必过于严格。比如,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营养充足,除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还应注重膳食纤维的摄入,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分解后也可以为机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但也不是说吃得越多就越好。特别是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来说,要控制好摄入量,做到粗细搭配得到。
另外,一些油脂比较多的食物也要限制摄入,这是为了要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如果摄入的热量过多,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②规律运动
长期规律、适当的运动,有助控制血糖。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晚餐后的1-1.5小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注意控制好强度,可以选择慢跑、快走、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30分钟即可,每周可运动3-5次。
但如果是重症糖尿病患者,则应卧床休息,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
③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一般是通过饮食和运动的调理来进行的,积极地改善超重和肥胖问题,有助降血糖,如果长期处于健康范围内,那么也是有可能达到完全缓解的状态的。但如果BMI指数太大,则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实现减重。
④调适心理
保持积极、平和的心理状态,有助稳定血糖,而不良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加重内分泌紊乱的情况。因此想要缓解糖尿病,就要注意调适心理。
⑤保证睡眠
糖尿病患者要做到起居有度,不熬夜。
⑥正确用药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都要遵医嘱正确用药,不要擅自增减药量和用药次数。还应监测自己是否有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低血糖的表现,如头晕、心悸、出汗等,就要立即休息,检测血糖,同时要合理地补充糖分,缓解不适。
除了上面几点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要在糖尿病前期进行积极的治疗。什么意思呢?糖尿病前期指的是什么呢?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这类人群的血糖水平较正常水平高,但还不能确诊为糖尿病。如果在此时进行及时、积极的干预,一般会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主要的手段,还是生活方式的干预。
部分新发的、病程不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人群,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减重,糖尿病病情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并且这一状态可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想要“逆转”糖尿病,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抓住糖尿病前期这一关键,并且要坚持生活方式的干预。
还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延长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也算是糖尿病的“逆转”。严格控制血糖,有助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风险,这样有助糖尿病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甚至是生命质量。
结语
虽然糖尿病无法治愈,但通过用药配合生活方式的调理后达到完全缓解,也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所以糖尿病患者要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调理。
#糖尿病#
参考资料:
[1]周雨桐.你的糖尿病可以逆转吗?[J].家庭中医药,,26(10):36-39.
[2]糖尿病能逆转吗?[J].糖尿病天地(教育刊),(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