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什么最重要?
相信大部分的人会回答:健康!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美味佳肴层出不穷,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导致营养过剩,出现一些慢性疾病。
高血糖,作为三高疾病当中的一种,与饮食不当有一定的联系。
血糖就是血中的葡萄糖,主要给人体提供能量,在正常情况下,身体中的葡萄糖会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血糖过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第一、空腹血糖:
正常值3.9-6.1mmol/L,空腹血糖测量前需8小时内禁食水,测量后需按压被测部位3-5分钟,避免出血。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降低可见于生理性降低、胰岛素过多、肝源性低血糖等情况。
2、餐后血糖:
餐后1小时血糖应<1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为3.9-7.8mmol/L。
糖尿病的诊断需要采用糖耐量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称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在>11.1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其一:
若血糖长期升高得不到控制,可影响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视力下降,严重会引起失明,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
其二:
血糖居高不下,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比如,脚部受伤后伤口通常难以愈合,可能出现感染和溃疡,属于糖尿病足。
其三:
血糖居高不下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特别是神经组织,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可能导致肢端感觉异常,比如有皮肤过于敏感、灼热感、刺痛症状。
其四:
血糖升高之后,患者会出现心梗、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以及糖尿病引发的脑梗现象,严重时引起严重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危及生命。
年,新的血糖标准出来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之前规定的血糖标准为3.9~6.1mmol/L,已经不在适用,现在已经有了新的标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青少年
青春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阶段,内分泌旺盛,青少年的空腹血糖维持在4.4~6.1mmol/L,餐后血糖应低于8.0mmol/L,才属于正常状态。
——中年人
中年人新陈代谢会会相对于慢一些,在此阶段,中年人空腹血糖应保持在6.1~7.0mmol/L,餐后血糖应保持在8.0~10.0mmol/L之间。
——老年人
50~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体各项组织器官功能开始退化减慢,在这个阶段内,血糖标准有所宽松,只要空腹血糖保持在7.0~9.0mmol/L之间,餐后血糖控制在8.0~11.0mmol/L之间就是正常的的范围,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视线模糊
当体内血糖升高,眼睛的晶状体也会发生明显改变,大量的糖分也会造成视网膜损伤,造成视线模糊,若患者遇到此症状,需改快就医。
——消瘦
血糖升高后,体内摄入的脂肪及蛋白质无法被充分吸收利用,身体不能进行能量储存,就会自动消耗本身储存的能量,导致消瘦。
——伤口愈合慢
血糖居高不下会造成内分泌失调,血糖、血脂及蛋白质代谢紊乱,蛋白质及细胞因子合成不足,阻止及妨碍患者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自然就会减慢。
——补充维C
血糖高的人每天可适当补充维C,例如:柚子、菠菜、番茄及菜花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维C,可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因血糖高带来各个脏器的损伤。
——定时检测
血糖高的人平时要定期监测血糖值,因糖尿病产生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