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了例患者,例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例(92.4%)完成了治疗(利拉鲁肽组92.1%,安慰剂组93.0%)。基线特征相似:平均HbA1c8.0%,平均体重91.1kg,平均糖尿病病程9.9年。第26周时,利拉鲁肽组HbA1c较基线的平均变化为–0.98%(n=),安慰剂组为–0.30%(n=)(估计治疗差异[ETD]:–0.68%;95%CI:–0.89,–0.48;p0.)。利拉鲁肽组体重较基线的平均变化为–2.81kg,安慰剂组为–1.99kg(ETD:–0.82kg;95%CI:–1.73,0.09;p=0.)。在利拉鲁肽组,有51.8%的患者达到HbA1c7.0%,而安慰剂组为23.2%(比值比:5.1;95%CI:2.67,9.87;p0.)。利拉鲁肽组报告≥1次治疗后出现不良事件(AE)的患者比例较高,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66.3%vs.47.0%)。恶心是最常见的AE,在利拉鲁肽组中的发生率为26.2%,在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为6.0%,通常发生在早期(最初4周),并且是一过性的。两组报告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相似(利拉鲁肽组8.9%vs.安慰剂组8.0%);无重度低血糖事件。两组中报告严重AE的患者比例均较低(利拉鲁肽组2.5%vs.安慰剂组1.0%)。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利拉鲁肽联合SGLT2i治疗后也未发生急性肾衰竭、DKA、糖尿病足溃疡或截肢。
结论在T2D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在SGLT2i治疗(±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可更好的控制血糖,且安全性与两类药物的已知安全性特征一致。
[温馨提示]
EASD年会期间,诺和诺德医药质量部医学信息组将一如既往在第一时间同步报道大会盛况,分享会议焦点,敬请期待!
欢迎大家通过诺和诺德医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