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大于16.7mmol/L。当空腹血糖高于12mmol/L,餐后血糖高于20mmol/L,测尿酮体或血酮体。酮体超过2个+号,测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血气分析。
症状:乏力、恶心、呕吐、深大呼吸、嗜睡、昏迷、或烦躁。低血压、休克。腹痛、甚至似急腹症。
治疗: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输入、补液、补钾、补碱(PH值小于7.1)、补热量、解除诱因。
2、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血糖高于33.3mmol/L。
老年人、肾功能差易患。死亡率高。
症状:嗜睡或昏迷。
治疗:补胰岛素、补液。
3、低血糖昏迷
服优降糖、胰岛素过量、体质衰弱
低于2.8mmol/L
治疗:静脉输葡萄糖、激素、甘露醇
4、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服用双胍类,特别是苯乙双胍。
在肝肾功异常、缺氧疾病时易患。
症状:嗜睡或昏迷
治疗:补液、补充热量
糖尿病肾病
1、疾病诊断
(1)有确切的糖尿病史。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个月内连续尿检查三次UAER介于20~μg/min(28.8~mg/24h),且可排除其他引起UAER增加原因者,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3)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0.5g/24h连续2次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者,可诊断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上凡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或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应考虑到糖尿病肾病。同时应注意排除泌尿系感染和多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引起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增高的原因。
2、疾病分期
参考丹麦学者Mogensen提出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进行。
Ⅰ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体积增大,尿无白蛋白,无病理组织学损害。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及内压均增高,其初期改变为可逆性。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GBM增厚,系膜基质增加,GFR多高于正常。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持续在20~μg/min或30~mg/24h。GBM增厚,系膜基质增加明显,出现肾小球结节型和弥漫型病变及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荒废开始出现。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UAE持续μg/min或尿蛋白0.5g/24h,血压增高,水肿出现。肾小球荒废明显,GFR开始下降。
Ⅴ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GFR10ml/min。肾小球广泛荒废,血肌酐、尿素氮增高,伴严重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
3、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性表现
(1)尿中白蛋白排泄的增加
正常白蛋白尿:<30mg/日
微量白蛋白尿:30~mg/日
临床蛋白尿:白蛋白>mg/日或总蛋白>mg/日
(2)血压升高:最早表现为夜间血压降低现象消失
(3)肾功能低下
(4)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患病率约50%
微量白蛋白尿39%
大量蛋白尿10%
4、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
①稳定血糖
②缓解症状,可减轻水肿,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③可减少蛋白尿,降低肌酐,延缓肾病的发展。
④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是中药的一大优势。
⑤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效疗法,但采用中药往往有很好疗效。这也是中药治疗的一大优势。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脾肾两虚、水湿停留造成,也与糖尿病日久,体内淤血等有关,采用补肾健脾活血的方法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更好。
⑥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治疗了很多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都取得了很好疗效。对于减轻水肿,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有很好作用。不少病人水肿很重,蛋白尿很重,肌酐增高,用中药治疗后会逐渐好转。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病机
中医把糖尿病叫作消渴病。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病下消,又称肾消。多为消渴病日久病情发展而致。
消渴病日久也可发生水肿。
《圣济总录》:“此病久不愈,能为水肿痈疽之病。”《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有“有消渴后身肿者,有消渴面目足膝肿而小便少者”。
本病的病机特点是:
(1)糖尿病肾病初期,阴虚为主,阴损及气,气阴两虚
消渴病日久,由于阴津亏耗,无以载气而致气散气耗。燥热之邪也能伤阴耗气。再加久病不复,损伤正气,均可导致气虚。明代医家戴元礼指出:“三消久久不治,气极虚。”明确指出本病迁延日久势必伤气。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等。肾气亏虚,失于固撮,而见尿频尿多,夜尿多,尿浊、尿有泡沫。
(2)糖尿病肾病后期,阴损及阳,阳虚为主,阴阳两虚
糖尿病肾病气虚发展渐致阳虚,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则见面部及下肢水肿,甚则出现胸水腹水。病变晚期,肾阳衰败,水湿泛滥,浊毒内停,病情危重。浊邪上逆,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脾胃衰败,血液化生无源,则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唇甲舌淡等血虚征象。水饮凌心射肺,可见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疾病后期,肾阳衰微,浊毒壅闭三焦,肾关不开,则少尿或无尿,发展为关格。
(3)血瘀可贯穿糖尿病肾病全过程
消渴病由于阴虚内热,津液不足,不能载血循经畅行,使血液粘滞,致阴虚血瘀并存。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论述了热灼津亏导致血瘀的病理过程。同时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流缓慢,共同导致血脉瘀阻。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加重水液代谢障碍。
糖尿病肾病水肿多病程迁延,以阴水为主,而阳水较少见。糖尿病肾病水肿与肾炎肾病水肿虽然水肿结果相同,但其发病病机不同。消渴病肾病阴虚为其根本,因阴虚及气。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水肿则常为风水迁延不愈或脾虚失运所致。且糖尿病肾病除水肿、尿浊外,还常兼有消渴病眼病视物模糊及手足麻木疼痛等多种肝肾阴虚、瘀血阻滞的病症。因而其病机有着不同,治疗也随之有不同。
6、辨证论治
(1)气阴两虚
主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咽干口燥,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自汗,少寐健忘,大便秘结,舌体胖舌质暗,苔白腻或少苔,脉沉细。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
方药:山萸肉、黄芪、党参、葛根、天花粉、丹参、当归、川芎、益母草、白术、茯苓、山药、厚朴、广木香、僵蚕、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
气阴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疗效较好。气虚证明显者可加重黄芪、党参,或将党参改为人参,并加五味子以益气。舌紫暗或有瘀斑,肢体麻木疼痛,瘀血甚者,加桃仁、红花以加强活血化瘀作用。镜检尿中有红细胞,可合用小蓟饮子以清热凉血止血。
(2)脾肾阳虚型
主症: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足浮肿,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夜尿频多,舌胖暗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或两尺脉弱。
治则:温肾健脾,利水活血。
方药:仙茅、仙灵脾、五倍子、金樱子、菟丝子、党参或人参、黄芪、茯苓、泽泻、白术、山药、丹参、川芎。
若畏寒等阳虚甚,可加制附子、肉桂、干姜以温阳散寒。
糖尿病肾病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等肾病综合征表现时不能利尿过甚,应循序渐进,以免过利伤阴损正和加重血瘀,带来后患。
(3)心肾阳虚型
主症: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脘腹胀满,面部及下肢浮肿,纳呆,少尿,形寒肢冷,舌胖暗淡,苔白而腻。
治则:益气养心,泻肺利水。
方药:生脉饮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桑白皮、泽泻、大腹皮、车前子、猪茯苓、桂枝。
本证属心肾阳虚,水饮凌心射肺。为糖尿病肾病伴有心衰,是糖尿病肾病常见的临床病症。若阳虚甚,可加制附子、干姜、肉桂或桂枝以温阳化气。
(4)阴阳两虚型
主症:畏寒肢冷,面色黧黑,腰膝酸软,少气懒言,唇甲舌淡,面足浮肿,尿少或尿闭,舌胖有裂纹、苔白或少苔,脉沉细无力。
治则:调补阴阳,益气固肾。
方药:熟地、山药、制附片、肉桂、仙茅、仙灵脾、山萸肉、菟丝子黄芪、当归、茯苓、怀牛膝、泽泻、白芍、丹参。
本型多见于糖尿病肾病肾衰期,伴有贫血、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病情较重。血虚甚,加鹿角胶、阿胶、鸡血藤、或冬虫夏草。
(5)浊毒内阻型
主症: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神情淡漠,嗜睡,甚则神志昏迷,胸闷肢冷,神疲面白,少尿或无尿,皮肤瘙痒,大便秘结,舌胖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解毒,降浊和胃。
方药:生地、熟地、白芍、陈皮、半夏、竹茹、佩兰、黄连、当归、泽泻、葛根、黄芪、丹参、天花粉、生大黄。
若热毒甚,加水牛角、丹皮、玄参以加强清热解毒凉血功效。若便秘者加枳实、瓜萎,助大黄通腑泻浊。皮肤瘙痒,加苦参、白鲜皮。若血肌酐、尿素氮较高,可配合中药灌肠:生大黄、芒硝、牡蛎、公英、槐花炭、地榆炭浓煎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次,促进尿素氮的排泄。
糖尿病肾病常有血瘀征象,在治疗时常常在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丹参、川芎、红花、桃仁、益母草、当归等,有利于减轻水肿、减少蛋白尿。
7、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和经验
(1)肾络微型症瘕
治法:消症散结补气扶正
药物:三棱、莪术、桃仁、全虫、蜈蚣、夏枯草、黄芪。
(2)重视大黄的作用。但要注意扶正祛邪时机和适应症。
(3)风药的应用:防风、桂枝、白蒺藜、蝉衣。可消肿祛湿,使气血流通。
(4)在辨病的基础上注重辨证。如:湿热
(5)一般不用青风藤、海风藤等。
(6)不可过于利水,以免伤阴,或加重瘀血。
(7)注意糖尿病肾病和肾小球肾炎的鉴别。
糖尿病肾病多先有糖尿病后有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多伴视网膜病变
肾穿刺病理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