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毫克,称为生理性蛋白尿。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超过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专家表示,如果尿液里发现尿蛋白就表示肾脏已经受到损害,而尿蛋白不能得到及时控制,那么就会引发糖尿病,更严重的会发展成尿毒症。可见尿蛋白的威胁也很大,因此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最为关键。
二、糖尿病人尿蛋白高的症状表现: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表现有蛋白尿、水肿、贫血、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蛋白尿是诊断肾病的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有蛋白尿者占4.9%~10%。病程短于10年,蛋白尿占1%~3%;病程长于20年,蛋白尿占12.8%;病程长于35年,蛋白尿占62%。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为无水肿,随着尿蛋白增加,血浆蛋白降低,出现水肿。水肿主要发生在面部、下肢和踝部、腰背部,少数病程进展较快者可有低蛋白血症而出现全身水肿。蛋白尿出现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开始出现肾功能减退,尿素氮升高,出现氮质血症,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有人报道,出现蛋白尿后6年内约有20%,10年内约有50%,15年内约有75%的病人发生肾功能衰竭,平均生存期约为15年。
此外,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可能还有轻中度贫血,是由于氮质血症造成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长期有蛋白尿者可有高血压,并可加重病情,使其恶化。
三、早期肾损伤尿蛋白表现为阳性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为“尿蛋白阳性”,尤其是尿液中白蛋白排泄的增加。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仅仅是在血糖控制不好、运动或者劳累时化验发现尿白蛋白排泄增多。
到了疾病中期,患者出现大量尿白蛋白排泄(mg/24h)或尿蛋白阳性(0.5g/24h),肾脏功能持续下降,同时尿白蛋白/蛋白的排泄不随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而减少。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病情往往呈进行性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浮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临床表现。如不积极加以控制,就将因肾功能衰竭而进入糖尿病肾病的晚期尿毒症阶段。
四、早干预可避免进一步恶化
如何才能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定期做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检查,能及早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目前开展的筛查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包括单次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测定,以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查。由于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建议患者在初次诊断糖尿病时就应进行尿蛋白的检测,此后每年均应进行复查。糖尿病患者若半年内3次检查中有两次尿微白蛋白定量30mg/24h或更高,应进一步查明尿微白蛋白升高的原因,排除由其他原因所致,则能确诊糖尿病肾病。预防糖尿病肾病,要从源头抓起,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有效避免肾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如果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者是肾功能的损伤,则需要更加积极地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五、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方案:
微量白蛋白高的每日蛋白摄入量1.2g/标准体重;肌酐升高的患者每日蛋白控制在0.8g/标准体重。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需将每日的主食总量保持~克,蔬菜可以多吃。虽有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最好适当放宽,以80~克为宜。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饮食与糖尿病又有区别,因为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要求
优质蛋白质饮食
营养学家认为,蜂王浆是世界上唯一可供人类直接服用的高活性成分的超级营养食品。
蜂王浆具有优质蛋白质。
白癜风正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