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个重要的认识的误区就是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这个论断
造成血糖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理上的一些激烈的反应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情绪的激烈紧张,再有,一些药物也会造成血糖升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等等。这个误区大家一定要认清。
其次,再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有人认为,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
一般情况下来说,血糖升高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糖尿病,再有,肾脏对于血糖的滤除能力出现缺陷,这个时候,血糖浓度虽高但无尿糖,医学上称之为“肾糖阈增高”。因此,对于肾脏“排糖”功能不正常的人,切不可依此来诊断糖尿病。
然后,糖尿病诊断不仅仅凭一个手指血糖来确定: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FPG)、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OGTT)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
→FPG是指空腹12小时(饮水除外)后测得的血糖浓度;
→2hOGTT是在进食规定量的葡萄糖后检测血糖的变化情况;
→HbA1c不直接检测血糖水平,但能够代表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那么,到底哪个最靠谱?
The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杂志上的一项报告纳入了96项研究中包括对血糖检测指标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调查,以及基于HbA1c、FPG和2hOGTT诊断方法的研究。
研究者比较使用HbA1c(HbA1c≥6.5%、既往糖尿病病史或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和仅使用FPG以及FPG联合2hOGTT(FPG≥7·0mmol/L、2hOGTT≥11.1mmol/L、既往糖尿病病史或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诊断糖尿病患病率的差异性。这些受试者在评估糖尿病患病率时至少使用两项诊断标准。
结果显示:
1.FPG联合2hOGTT的诊断与仅使用FPG诊断的糖尿病患病率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患病率水平要高2%-6%,同时与HbA1c的相关性稍低。
2.42.8%的调查人群中,基于HbA1c诊断的患病率较FPG低,另外,41.6%的人群患病率较FPG高,以及15.6%的人群两种诊断方法的患病率相同。
3.对于既往未确诊的受试者,相比于FPG≥7.0mmol/L的诊断标准,HbA1c≥6.5%诊断为糖尿病的敏感性(真阳性率)为52.8%、特异性(真阴性率)为99.74%,而相比于FPG联合2hOGTT的诊断标准,HbA1c的敏感性为30.5%。
4.在回归分析中,HbA1c诊断的糖尿病患病率较基于血糖诊断的低。
也就是说,不同的生化指标和诊断标准对未确诊的糖尿病人群的诊断不同,导致对糖尿病患病率的评估也存在差异。
根据NCD危险因素协作组的这一研究结果,血糖和HbA1c诊断的患病率随国民收入、研究年限及BMI的变化而不同,以及HbA1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降低,根据现有的诊断标准,HbA1c应作为基于血糖检测评估糖尿病患病率方法的补充。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个误读就是有人会认为小孩子只会得1型糖尿病。
一般来说,这个判断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现在小孩患有二型糖尿病的人数明显增多就是重要的例证
阿尔发全国火爆招商中!
招商
--
长按并识别下方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