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目前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敏感性,血糖不断上升导致。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一旦发生没有采取措施控制,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一种。糖尿病肾病是指持续性高血糖使肾脏发生病变,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身体患上尿毒症的几率也会跟着增加。
为什么糖尿病肾病会导致尿毒症?
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他们认为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一些,并不会带来其他伤害,但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因为当血糖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各种慢性病变,其中糖尿病肾病就是血糖过高导致肾脏发生病变的一种并发症。
而由于肾脏是身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各种代谢产物以及毒素都需通过肾脏排泄,也正因此肾脏的血液供应是非常丰富的。而持续性高血糖会导致动脉内皮系统被破坏,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使肾脏发生病变。肾脏一旦发生病变各个肾小球硬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减退就会导致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在发生后,随着血糖的不稳定,肾功能衰竭,会逐渐发展成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发展成尿毒症是由哪些分期?
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大部分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只是在进行检查时会发现肾小球过滤率数值有所增高。
第二阶段
在进入第二阶段后,症状也不是特别明显,只是患者会发现在运动后排尿,尿液中会带有难以散去的泡沫,此时进行检查发现肾功能明显不正常。
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会开始发现有明显异常,在做检查时也会发现有微量蛋白量。不过进行尿液常规检查仍然是阴性,患者血压也会不断增加,一般来讲进入这个阶段,肾脏病变已经不可逆。
第四阶段
这是临床肾病期,主要是患者的尿液当中有大量蛋白尿,此时做尿液常规检查发现呈阳性。患者尿液中也会存在大量泡沫,同时泡沫长时间不能散去,甚至有些患者会有身体浮肿现象。
第五阶段
这是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在临床上被称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患者会有营养不良、高血压、身体浮肿、贫血等现象。这时进行检查各项指标持续上升,而且需要做透析来帮助代谢。
温馨提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给患者肾脏功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也会使身体代谢发生问题,甚至因为进入尿毒症而危及性命。所以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尤其是在发现肾脏病变时,除了定期监测血糖,也要定期检查肾脏,一旦发现肾脏病变加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进入尿毒症阶段。而一旦患上尿毒症,积极控制疾病的同时也要保证血糖稳定,才能防止两者互相影响,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