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新标准已出,不能达标会怎么样专家不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4/6/24 10:49:00   点击数:
  

糖尿病是人体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也是一个糖尿病发病最高的国家,超过1亿人存在糖尿病。很多人在确诊糖尿病后备受折磨,想要稳定血糖却不知道自己的血糖标准是什么。在年11月25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中也针对血糖提出了新标准。

血糖的新标准已出,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也需要将血糖控制在不同的标准范围内,不达标会怎么样?专家不隐瞒的分析。

健康血糖标准,不同年龄段各不相同

血糖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中的,也分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等多个类型。而这些时间段的血糖都有不同的健康范围。比如一个囧安康的成年人,体内的空腹血糖应该稳定在3.9-6.1之间,而餐后血糖的数值应该在10以内。这也是过去的糖尿病判断方法之一。

而血糖新标准发现后,发现人们的年龄不同,血糖的健康标准也不一样。比如在不满18岁的青少年身上,血糖的健康水平会受到身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血糖也会偏低。健康的血糖标准在3.5-5.8之间。年满18岁的成年人直到45岁之间,人体内的机能运转都是比较好的,血糖标准也应该是3.9-6.1之间。

但如果你已经超过45岁,体内的器官都会慢慢的衰老,人体内的代谢吸收也是比较差的,从而影响血糖的健康标准也会略微上升,能将空腹血糖稳定在4.1-6.3之间都是比较正常的。

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病情后,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的控制,在不同的年龄段需要将血糖稳定在不同的标准内,才能更好的稳定疾病的发展,避免因为血糖波动较大,诱发糖尿病并发症,对身体产生更多的损伤。

如何稳定血糖始终处于标准范围?

糖尿病患者或许也知道,通过控制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稳定血糖,但在很多糖尿病患者身上,都需要及时的服用药物,一味的强调生活调理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药物治疗的效果。

按时服用降糖药是稳定血糖标准的重要方法。在确诊糖尿病后,患者需要遵照医嘱服用降糖药,以便于更好的稳定血糖水平,从而确保血糖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可以在饮食上和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从而辅助降血糖。比如多选择粗粮、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从而减少可能引发血糖波动的因素。通过坚持运动来提高血糖消耗和胰岛细胞的活性,从而改善血糖。只有将血糖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产生更好的影响。

血糖过高或者过低会带来哪些危害?

很多人觉得稳定血糖很多都是看自己的身体感觉。有的患者虽然血糖已经很高了,但并没出现不适症状,这也让他们很少会按时服药,降低血糖。而还有一些患者也比较极端,降糖药看自己的需要吃,却忽视了血糖太低也会带来危害。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过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身体内的血管受到血糖刺激,从而影响血管病变,对视网膜、手脚以及肾脏、肝脏等多个靶器官都会造成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的稳定血糖,以保证血糖始终处于标准范围内。

此外,如果体内的血糖过低,那么一样也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身体需要糖分来提供能量,促进人体内的器官运转。如果为了降血糖选择不正确的节食或者过多的服用降糖药,很可能影响人体内的器官活性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从而表现出整个人心慌、乏力,甚至还会带来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因为体内的血糖过低导致休克。这种症状和寻常的低血糖比较相近的,及时缓解,否则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专家不隐瞒地告诉大家,血糖的新标准已经公布,不同人群的血糖健康标准不同。不管是血糖超标还是过低都可能带来严重的身体损伤。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xgyy/1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