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糖尿病走上尿毒症的不归路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1-3-28 2:35:45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有数据显示,因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病程越长,对肾损害的可能就越大,病程在10~20年的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有半数以上会出现蛋白尿。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攀升,糖尿病肾病正成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

在引起尿毒症的病因中,糖尿病是除了肾病之外的主要病因之一,很多尿毒症患者之所以患上尿毒症就是由于多年的糖尿病引起的。

  糖尿病引起尿毒症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认为糖尿病和尿毒症表面上似乎不太相干,其实,它们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有数据统计显示,每3个尿毒症病人中就有一人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的,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因素。

  由于2型糖尿病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有多达67%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诊断。即便是被确诊的糖尿病人中,在治疗时也只有不到1/4的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这一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有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目前在选择降压药物时也极少   黄姨今年62岁,她患糖尿病12年,之前一直没有规范治疗,近两年发现身体会莫名其妙地浮肿,医院内分泌科看,查尿常规发现有蛋白尿,血肌酐也升高了,表示肾功能已经受损,于是内分泌专家建议黄姨转到肾内科治疗。

  肾内科医生接诊后,诊断黄姨为慢性肾脏病的第三期。

慢性肾脏病一共分五期,第五期为晚期,也就是常说的尿毒症,需要进行长期的透析治疗,黄姨目前处于第三期,只需要药物治疗为主,配合饮食和血糖控制等,能够稳定病情。

  “如果黄姨此时不积极治疗,不出五年,她一定会发展成为尿毒症。由于肾脏受损后往往不可逆转,因此黄姨的治疗也只能尽量延缓其向尿毒症发展的时间,而不能完全避免。

  案例2:发现糖尿病太晚,已成尿毒症

  45岁的田先生的病情则更令人叹惜,中年的他虽是商场上成功的生意人,但他却有着难言的痛苦。

  原来,田先生例行体检,血糖血脂都偏高,但他觉得没有症状也就不放在心上。三年前他感觉自己总是口干、头晕,且每天早上和傍晚的时候眼皮、脚踝都会出现浮肿,常常还伴恶心呕吐,食欲也减退了。到医院检查发现随机血糖19.8mmol/l,血肌酐umol/L(正常值在umol/L以下),经过检查确诊田先生患上了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且肾病已经进入晚期,为尿毒症,需要马上进行透析,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目前,田先生一周三次透析,每次透析需要~元,加上透析的辅助药物一个月需要元~0元。他叹息道:“40岁以前拿命换钱,40岁以后拿钱换命,不划算啊!”

每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患者应尤其注意预防糖尿病肾病,首先必须严格地监控血糖,其次要加强监测。

  1型糖尿病患者从确诊的第五年开始要每年查一次肾脏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30元);2型糖尿病一旦确诊就要检查肾功能及蛋白尿的情况。这是因为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可能发现2型糖尿病的时候其病史已经很长了,肾功能可能早已经受损。如果指标出现异常,要立即到肾内科就诊。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患者大多没有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因蛋白尿会出现尿液中泡沫较多的现象。当出现浮肿、贫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多半说明患者已到肾病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肾脏走上“尿毒症”这条不归路。所以,糖友们应提高防病意识,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肾脏。那糖友究竟怎样来预防尿毒症的发生呢?

定期检查尿微量蛋白

目前认为,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累及肾脏的最早期和最重要的临床证据,而且微量蛋白尿期是糖尿病肾病唯一能逆转的阶段。故糖尿病患者应该将尿微量蛋白测定作为定期常规检查项目,每隔6个月检测一次,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的蛛丝马迹。如果已经发现有尿微量蛋白的患者,应增加其检测次数,应每3个月一次,直至正常为止,此外,还要定期检查眼底,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经常相伴存在,一旦出现视网膜病变,则要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xgyy/1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