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多见阳虚之症,此时若一直用养阴清热之药,实为不妥,温阳之法才获良效。
温阳法是八法之一,又称温里法、祛寒法。主要用于中焦虚寒、亡阳欲脱、寒凝经脉等证。中医认为,糖尿病与消渴基本一致。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宋代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中又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载方百余首,治疗药物多选择益气养阴之品。到金元时期刘河间等主张治疗消渴当以清热泻火、益气养阴为要。清代黄坤载等认为消渴责之于肝,而治疗也力主清热养阴。至费伯雄则补充发展了化痰利湿之法。唯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三消症》中强调:「以燥脾之药治之」,主张用理中汤倍白术加天花粉治疗。
临床中体会,糖尿病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在其病因上均强调了饮食不节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在症状上又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
中医理论将人体之正常运行概括为升、降、出、入,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人有升降出入才能保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从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过多的出或入,日久必然耗乏脏腑之气,造成受累脏器功能的减退;而功能减退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脏腑阳气衰退。
因此,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多见其阳虚之症,尤以脾肾阳虚多见,亦有一些人虽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血糖逐年递增,降糖药和胰岛素量亦渐增加,并发症增多和加重;还有一些采用清热养阴药久治不效,而改投温阳之品收功者。究其原因,多饮、多食、多尿,日久耗乏了脾肾之气血,造成相关脏腑功能下降,表现出脾之运化、胃之受纳和肾之藏精、排泄功能失常。此时,临床多以脾肾阳虚为主,故采用温阳之法而获良效。
例1:
刘某某,男,65岁。医院被诊为糖尿病(2型)。采用饮食控制、口腹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较为理想。年开始出现血糖不稳定,空腹血糖最高为16.2mmol/L,且近3周体重下降11kg,建议改用胰岛素治疗。
患者自述双膝以下疼痛、僵直,行走困难,每天需服用止痛片。行走时间稍长则感疲乏,畏寒,且大汗淋漓,遇风则易感冒。常感口苦口黏、心悸,常有早博,面浮肢肿,腹胀纳呆,口臭,大便干燥2~3日一行,但饮食稍有不慎则腹泻。空腹血糖14.8mmol/L,餐后血糖26.1mmol/L,心电图:ST-T改变。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细,辨证属脾肾阳衰,运化失职,气化无力。拟采用温阳化水,健脾导滞,益肾填精为治。方用:
附片5g(先煎),桂枝10g,陈皮10g
藿香10g,葛根10g,佩兰10g
生薏苡仁20g,干姜5g,焦三仙各10g
威灵仙10g,鸡内金10g,覆盆子15g
桑寄生15g,黄芩15g,怀牛膝10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继服西药降糖药。一周后复诊,言四肢疼痛、僵直感明显减轻,尤以双脚明显,空腹血糖降至10.8mmol/L,精神体力明显好转,唯小腿转筋现象如故,以上方去威灵仙,加木瓜10g继服。
一月后患者双下肢疼痛、僵直感几近消失,并言可以慢跑,口干口黏未再出现,偶有口苦、纳呆,二便调,无浮肿,舌质正常,苔薄黄,脉沉细。方用:
附片5g,干姜5g,焦三仙各10g
鸡内金10g,木香10g,怀牛膝10g
茯苓15g,生薏苡仁15g,山茱萸15g
葛根10g,黄连10g,木瓜5g,
麦冬15g,桑寄生15g,
10剂。
以后随症加减,治疗一年后体重回升并稳定在70kg,空腹血糖保持在7mmol/L,餐后血糖维持在8~9mmol/L,眼底无明显改变,两年来视力未再下降,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精神体内均好。口服降糖药由原来的优降糖每日10mg改为格华止mg,每日2次。
例2:
李某某,男,68岁。糖尿病史10年,采用胰岛素治疗5年余。年5月因尿酮体(+)、医院治疗。既往大便干燥,给予通便灵后出现大便带血。10月底出现沥青色大便,服云南白药无效。
胃镜检查示:结肠可疑病变待查。后血红蛋白降至68g/L,年10医院。结肠镜检查示:肠道黏膜毛细血管变形、扩张。
经输血等治疗,一周后出血好转,未见肉眼血便,但大便潜血仍阳性。一月后大便潜血(+),血红蛋白63g/L,空腹血糖18.9mmol/L,尿糖(+++),刻诊:患者面色晄白,动辄喘促,语声低微,气短懒言,心悸怔忡,四肢逆冷,头晕不欲睁眼,纳呆,大便干结难下、量少、色黑,脉大中空,沉取无力,舌质黯淡、苔薄少。证属血虚而阳欲脱。当于养血止血药中加入回阳救逆之品,以养血止血,回阳救逆为治。方用:
附片5g(先煎),干姜炭5g,牡丹皮10g
生地黄15g,玄参15g,地榆炭20g
白芍15g,当归10g,火麻仁10g
枳壳10g,西洋参15g,黄芪30g
黄连10g,山茱萸15g
10剂,水煎服。
二诊:血红蛋白升至80g/L,空腹血糖为11.3mmol/L,尿糖(++~+++),精神明显好转,面色、口唇转红活,四肢较前有力,畏寒减轻,食欲转佳,仍腹胀,食后甚,大便已不干结,颜色变黄,脉沉细,舌质转红,苔白。方用:
附片3g,干姜炭3g,麦冬15g
生地黄15g,玄参15g,黄连10g
枳壳10g,木香10g,地榆炭15g
肉苁蓉15g,白芍15g,当归10g
西洋参15g,黄芪20g,焦三仙各30g
莱菔子15g
又服10剂后,空腹血糖10mmol/L,尿糖(+~++),血红蛋白g/L,大便潜血(-),诸症均明显好转,改用益气养血善后。一月后复诊,空腹血糖维持在8.9-7.77mmol/L之间,余症消失。
在治疗糖尿病时,医者大多采用养阴清热之法,对于阴虚内热之证,用之正中病机,可获良效。但如果治疗上拘泥于一种方法而不变通,势必造成不良后果。病程较长的糖尿患者其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复杂,单纯清热养阴较难获得满意疗效。如果患者已出现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腹胀便溏、水肿等阳虚气弱,气化无力之证,温阳化气之法显得尤为重要。
蒲志孝大夫——蒲氏中医第四代传承人
当代名医,主任医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门诊部中医组组长蒲辅周先生之子。
擅治内、妇科疑难重症,如恶性肿瘤、痛风、心脑血管病、肝病、胃病、不孕不育、月经不调、黄褐斑、性功能减退等。
疑难杂病
各种肿瘤及肿瘤术后调理
出诊时间:每周五14:00~16:00
诊金:
首/初诊/会员:元/次
非会员复诊:元/次
石美大夫——蒲氏中医第五代传承人
蒲氏中医第四代传人蒲志孝先生弟子,年生,随侍师侧二十余年,精研医术,开创蒲氏中医备孕/美颜工作室,提出「中医美孕」的概念并取得显著成效。
擅治内妇儿科疑难病,擅长备孕、夫妻不孕不育同调、孕期调养、美容养颜(如黄褐斑、肤色晦暗粗糙、肥胖、脱发、头发早白)、肿瘤、卵巢囊肿及早衰、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及结节、甲状腺结节、心脑血管疾病、乙肝、脂肪肝、酒精肝、糖尿病、痛风、儿科急性病(如发烧、咳嗽、腹泻等)、小儿发育不良、性早熟等。
致力于传承与发展蒲氏中医,仁心仁术,济世救人。
蒲氏中医工作室|肿瘤疑难|备孕|美颜
出诊时间:每周六14:00~17:45
诊金:
首/初诊/会员:元/次
非会员复诊:元/次
预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