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糖尿病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7-8-2 7:53:56   点击数:
  

这不是一个概念。

  

  血糖高与糖尿病并非同一个概念。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搞清楚两个问题:1.正常人的血糖是多少?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多少?

  通过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发现,健康成年人一天的血糖大都波动于4-8mmol/L,这里面既包括空腹血糖,也包括餐时和餐后血糖,因此生理状态下,人的血糖在极小的范围内波动。正常人处于最佳健康状态时比如青少年时期,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其实已经完全恢复至空腹血糖的水平。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相对正常血糖水平而言要高出一截: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如果患者有多饮多食多尿外加体重降低的“三多一少”症状,检测到一次血糖符合上述标准,即可诊断糖尿病。如果患者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高血糖症状,需两次血糖符合上述标准才能诊断糖尿病。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尚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被称作“糖调节受损”。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血糖升高是个连续渐变的过程,并无明显的界限。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受到自身免疫的攻击而被破坏,往往爆发起病,血糖在短时间内从正常骤升至高血糖甚至酮症酸中毒。而90%以上的糖尿病都属2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个长期渐变的过程,归根到底源于胰岛功能的衰竭,而胰岛功能的耗竭本身应该算作衰老的一部分,因此是逐年累月悄无声息的变化。从青年至老年,胰岛功能越来越差,相应血糖也一点点增高,直到空腹≥7mmol/L,餐后2小时≥11.1mmol/L,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突然增大,这时候才被定义为糖尿病。

  而糖调节受损指空腹血糖在5.6-6.9mmol/L之间,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mmol/L之间,前者定义为“空腹血糖异常”,后者定义为“糖耐量异常”。这两种状态下,虽然血糖尚未达到糖尿病的标准,但已偏离正常,在未来极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或发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已需要积极干预。患者应按糖尿病的生活方式来约束自己,“少吃多动”,尽量减少胰岛负荷,保护胰岛功能,只有这样,才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人生不容易每晚十点这是一份可以枕着入眠的身心读物







































白癜风中药
北京白斑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tnbby/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