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医院贾伟平
2型糖尿病是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到9.7%,患病人数超过1亿人,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导致的长期高血糖状态对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引起失明、肾功能衰竭、截肢、冠心病及卒中。然而,如果及早发现糖尿病,并进行干预,将使60%~80%的糖尿病转变为可防可治。迄今,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早期预警仍是目前基础医学向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肝脏、脂肪、骨骼等组织产生的细胞因子参与器官自己的交互对话,被认为在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项目系统研究了成纤维生长因子21(FCF21)糖脂代谢稳态调控中的分子机制,首次发现了血清FCF2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具有早期预警价值,为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的早期预警提供了新手段。我们首次发现了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是一种血清分泌型蛋白,其水平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Lipocalin-2水平可以独立预测远期心血管事件,与超敏C反应单位联用能显著提高预测作用。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早期预警生物标记物研究推动了临床转化的研究,为实现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干预,使得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成为可能。
总之,目前已经发现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遗传易感性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检测预警效力仍不够理想,为此,我们需要一方面加强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的遗传标记物的发现并建立疾病风险预测模型,一方面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检测技术,以提高此类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并完善个体化治疗指导,使得更多患者早日获益。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