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如果早晨空腹血糖高,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苏木吉反应,另一种是黎明现象。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正好相反,处理也相反,所以糖友一定要通过血糖监测来分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苏木吉反应”和“黎明现象”是糖尿病患者两种常见的临床表现,二者均可表现为空腹高血糖的症状。很多患者甚至一些基层医生都会将两者混淆,一看见血糖高,就认为是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不足,盲目地加大药物用量,从而导致低血糖昏迷等严重事件的发生。
因此,正确区分“苏木吉反应”和“黎明现象”现象,对安全、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木吉反应”通常是指继发于严重低血糖之后的反跳性血糖升高,这种反应实际上是机体对低血糖的一种保护性自我调节。
具体说来,当人体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低血糖之后,会激发体内的升糖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帮助机体自行纠正低血糖。健康人由于其胰岛细胞功能正常,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亦随之增多,使血糖得以恢复正常但不至于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致使其低血糖之后的血糖水平呈反跳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降糖药用量越大,血糖反跳越高。糖尿病人出现“苏木吉反应”的常见原因有胰岛素使用过量、睡前没有按时加餐等。
“黎明现象”指患者夜间未曾发生低血糖,其血糖在每天黎明以后(凌晨3点~8点)一段时间内逐渐升高的现象。
“黎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午夜过后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逐渐增多有关。此时,为了对抗血液中逐渐增多的胰岛素拮抗激素,人体需要分泌较多的胰岛素才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致使空腹血糖升高而发生“黎明现象”。
尽管“苏木吉反应”和“黎明现象”在临床上都表现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但两者病因不同,处理迥异,故需仔细鉴别。
具体做法是:患者可从夜间0点开始,每隔2小时测一次血糖,直至第2天早晨。如果在黎明前后发现有低血糖(<3.3mmol/L),则为“苏木吉现象”;如果夜间没有低血糖发生,而是表现为血糖逐渐升高,则为“黎明现象”。
不少糖尿病患者平时只查空腹血糖,并以此作为了解病情和调整药量的依据,是不够的。且不说空腹血糖并不能完全代表全天的血糖控制水平,仅看它可能造成的种种假象,便会误导治疗。
由于引起“苏木吉反应”和“黎明现象”的原因截然不同,前者是因降糖药用量过大引起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增高;后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引起的空腹血糖升高,所以两者的处理原则完全不同。
若属于“黎明现象”,则应适当增加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剂量,且要使其作用维持到第二天早上,以控制清晨出现的高血糖。若属于“苏木吉反应”,则应酌情减少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并注意睡前适当加餐,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及空腹血糖的反跳性升高。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