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极其困难,早期辨证多属标实毒瘀互结之候,随症变幻,随着蛋白尿的增多而以气阴两虚为主。本次课程,南京同仁堂松北店分享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一、分类
消渴病肾病早期、早中期(临床期蛋白尿)、中晚期(关格)、超早期(持续微量蛋白尿是发生临床性蛋白尿的关键,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二、病机病性
1、病机特点:水湿毒瘀互结,肾络瘀痹。
2、病位:肺、脾、肾
3、病性:本虚标实(本虚越重,标实越显),虚实夹杂。
本虚辨脏腑(气虚为重,涉及肺、肺肾、心肾、脾肾等)
标实辨部位(广泛、三焦)
三、临床辨识
消渴病肾病临床辨识:气虚辨证(关键);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治则:1、补益肺肾、脾肾气(生白术生黄芪太子参),注意建立胃气。
2、活血通络,祛风软坚。
四、用药总结
1、清热利湿,健脾利湿:车前草/子、芦根、茅根、茯苓、白术、忍冬藤。
2、活血化瘀,重在通行肾络:当归,丹参,红花、三棱、莪术、泽兰,全虫,僵蚕、蝉衣,穿山甲、地龙、鳖甲等。
3、补益脾肾,以补为通、攻补兼施:生白术>40g、生黄芪>40g、太子参15-30g
4、补肾填精:女贞子、旱莲草、生熟地、菟丝子、山萸肉、仙灵脾等。
5、补益脾肾之阴、阴中求阳:何首乌,生熟地,肉苁蓉、菟丝子、麦冬、白芍、枸杞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