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指南是诊治参考金标准,奈何指南很长,而临床太忙。为此,内分泌时间开设栏目,每周天为大家送上国内外内分泌最新权威指南的快速解读。
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的多。医学正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中逐渐前行。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数据表明,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表示的血糖暴露最多可解释11%的视网膜病变危险;其他变量可能与剩余89%的危险有关。那么这个其他的变量是什么呢?
是血糖波动。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餐后高血糖(PPG)。
餐后高血糖升高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息息相关,同时也是HbA1c不达标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餐后血糖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促使HbA1c控制达标的重要策略。
随着循证不断丰富,国人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伴有餐后高血糖。
单纯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比例达到50%,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达到70%。
由此《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应运而生,立足国人,管理PPG,更好地指导临床糖尿病管理。本文以5问5答的形式将共识核心内容进行精炼与总结。
1.餐后高血糖如何来界定?摄食后1~2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
2.餐后高血糖背后啥原因?(1)第一时相/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
(2)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3)胰升血糖素分泌在进餐后不受抑制;
(4)餐后肝糖输出持续增高。
3.餐后高血糖谁需要白癜风初期症状白殿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