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超过300就无药可医医生别慌,做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4/9/22 12:26:27   点击数:
  

“23岁刚毕业发现慢性肾病,肌酐能治好吗?”小叶(化姓)咨询医生说。

小叶今年刚毕业那会儿,发现自己尿里总有泡沫,但忙于毕业和找工作,没有重视。直到入职前体检时,才发现尿蛋白3+,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血肌酐,确诊慢性肾病,距离慢性肾衰竭只有“一步之遥”。小叶不敢置信,医院都去咨询过,才逐渐接受这个事实。

肌酐指标高低是判断肾脏功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另外,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在肾病治疗期间,肌酐指标的变化也可以用于判断肾病治疗效果如何。当发现肌酐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就表示肾脏出现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肾功能就会进一步恶化,甚至有可能发展到尿毒症时期,一提到“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这些字眼,很多肾友不禁要扶墙站稳。

血肌酐升高到发展到尿毒症这个过程中,有一道“分水岭”,那就是“血肌酐是否超过了”。

当血肌酐仍低于时,就说明慢性肾病患者目前病情仍处于早中期,肾功能损伤程度比较轻,仍然能够把病情稳住,短时间内,不会持续恶化进展到尿毒症。

血肌酐超过后,就说明肾病已经进入到中后期,此时肾功能下降速度比较快,虽然也可以实现维持病情稳定,但肾病的恶化风险会显著升高。

虽然说肌酐超过后,意味着病情比较严重,但我们也不用那么悲观。通俗地说肌酐到以上才足够到“尿毒症”时期,那么从肌酐到之间,仍然有很长一段距离。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如果做好下面这4点,或可避免进入到尿毒症、以及透析治疗。

1.严格控制原发病

慢性肾病不是突然发生,除了本身肾脏的病变引起的原发性肾病之外,还有很大的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原发性肾病多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问题引起,但是后者却是存在着明确的诱发因素,那么控制原发病会更有益于肾病治疗。

想要延缓肾功能损伤,保护残余肾功能,明确肾病的病理类型以及有无诱发因素后,再进行治疗会更加有效。就比如说很多老年肾病患者,常常会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那么在治疗上,不能只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jbzs/1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