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天地糖尿病不都是血糖高吗还能发低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0-7-23 16:06:30   点击数:
  

医院那会,遇到一位65岁糖尿病肾病患者。快到下班时,家属突然来叫,老头精神失常了,在病房乱喊乱叫,把床边的开水瓶都打翻在地。

看到他衣服全汗湿,乱打乱叫,旁人都难以靠近他。当时给他急查了血,测指尖血糖只有2mmo/l,赶紧补充葡萄糖,大概过了20分钟,患者症状缓解,恢复正常。

过后,家属表示很不理解,糖尿病人都是血糖高,怎么可能发生低血糖呢?

是啊,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啊,糖尿病怎么发生低血糖呢?

并不是只有不吃早餐,长时间不吃饭的正常人才会低血糖。其实,即便血糖总是高的糖尿病患者也能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有时会听到一些有经验的老病号用这样的口吻教育新病友,“发生一次低血糖,抵消三年血糖控制好!”确实,发生一次严重的低血糖或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长时间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

按照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小于3.9mmol/L为低血糖,小于2.8mmol/L为严重低血糖;

既然低血糖常见,危害又大,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低血糖会有什么症状呢?

患者可以表现为有症状性低血糖:有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感、无力、面色苍白、头疼、头晕、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病人的低血糖表现可以不一样,但对病人本身本来说,每次发作的症状基本相似。

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没有任何不适及警觉,仅查血糖才能看出。

哪些因素会引起低血糖呢?

1)、过度饮食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成分比例太少

2)、进食量较平时减少,腹泻、呕吐时,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3)、用药后未按时就餐,不进餐或推迟进餐

4)、记忆力差、忙碌等导致两餐间隔时间过长

5)、晚餐过早而导致凌晨发生低血糖

6)、不遵医嘱,自行加大药物剂量

7)、空腹大量饮酒

8)、过度运动,没有注意循序渐进慢慢加大运动量

9)、空腹做检查,前一天睡前注射长效或中效胰岛素的患者,检查期间因排队等候等多种原因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10)、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是发生低血糖高危因素

作为糖友,该如何预防呢?

1)、规律饮食,少吃多餐,两餐时间不宜过长以及不规律

2)、出现恶心呕吐、吃不下饭、腹泻这些情况,适当减量或者停用降糖药

3)、遵循医嘱,不自行加大药量

4)、空腹时避免过量运动,时间选在餐后20分钟~1小时,慢慢增加运动量,运动时随身携带一块糖果或巧克力,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赶紧进食

5)、戒烟、戒酒

6)、老年人要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水平,不宜太低

肾上线

想了解北大毕业的医生团队打造的肾病科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jbzs/10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