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但是1.5型的糖尿病你是否听过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老范的故事:
老范的故事足够普通,普通到让我们感觉,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老范确诊糖尿病6年,一直以来,他都采用3+1的治疗模式,一天中要测3-4次血糖。
“没什么好埋怨的,得了就得了,就像生命中多了一个警钟,提醒你吃东西要谨慎些。”
说到得糖的经历,老范脸上堆着笑容,却有一丝苦涩。
6年前,36岁的老范已经是2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已经开始读小学,小女儿刚满2岁。
有一段时间,老范的胃一直不好,总是吐,体重也从斤掉到斤不到。去医院检查后确诊1.5型糖尿病。
当时的老范一个人在广州打拼,2个孩子和老婆都在老家生活。虽然1.5型糖尿病对生活影响不大,但每个月仍要花费元左右用于控糖。
说到家人,老范有短暂的沉默。妻子得知实情的时候,刚开始表示了理解,但听到每月的花费,开始止不住埋怨。老范说表示理解,大儿子开始读小学,老婆还要照顾2岁的女儿,整个家族的经济开销全要依靠老范,更何况家里条件本就不好。
谁都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但为了减少开支,6年以来,老范一直一个人在广州工作,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团聚。老范很少把自己的病情告诉老婆,一方面不让老婆担心,更多的是体谅老婆一个人带2个孩子的辛苦。
工作中,老范也一样小心,为了不引起工友的猜疑,老范都会在饭前,悄悄的去洗手间把针打了。有时候食堂的饭菜太油腻,他就自己开个小灶,煮点清淡的饭菜。“当下社会中,很多人对糖尿病还存在误解,为了减少麻烦,尽量不让身边的人知道。”老范表示。
但好在有微糖APP这样的社区存在,老范说。和其他糖友在一起可以放松的聊天,没有顾忌。老范在微糖APP中认识了不少本地的糖友,还时常在一起线下聚会聊天,分享控糖知识,吐槽一下生活,聊一聊琐事。
生活中,有不少人和老范一样,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更多的时候选择自己默默承受。
作为家属,我们一定要给予理解,还要鼓励他们积极控糖,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读完老范的故事,你是否对糖尿病分型是否有一些新的认识了呢?
1.5型糖尿病:也称为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由于特异性不强,容易被误诊。相对于青少年的1型糖尿病,1.5型发现更晚,初期可服用降糖药,但又符合2型糖尿病的特点,经常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
1.5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年龄30岁发病;至少一种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诊断后至少有6个月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内分泌科专家门诊:
邓国宝主任医师:星期一、三、五上午门诊三楼10号诊室
陈彩秀副主任医师:星期四上午门诊三楼10号诊室
许伍华副主任医师:星期日上午门诊三楼10号诊室
李润生主任医师:星期一、二、六上午
刘苑清国际伤口治疗师:星期一至星期五内分泌科4楼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星期二下午、星期五上午内分泌科4楼
肥胖专家门诊:
邓国宝主任医师:星期一、三、五上午门诊三楼10号诊室
陈彩秀副主任医师:星期四上午门诊三楼10号诊室
刘阳优教育师:星期一至五上午、下午内分泌科4楼
联系
(医院内分泌科教育护士陈雪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