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疏肝调气法”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糖尿病的科学确诊,针对糖尿病病情的轻、中、重程度对易患人群、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和危重患者及糖尿病的并发症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现简述于下:
对糖尿病的易患人群(腹部肥胖期(空腹血糖5.5-6.1mmol/L)、餐后高血糖期(受体结合率下降5%,餐后1h2h偏高)要做到未病先防。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是非常关键的,这部分人群要定期检查餐后血糖(尤其是餐后l小时的血糖)、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努力做到饮食有节,科学调整饮食结构,尤其晚饭要清淡,肉类蛋白等尽量放在早晨和中午食用;同时做到起居有常,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加上配合科学的运动方法(如疏糖康复操)和适当的运动量,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对轻度((受体结合率下降10%,血糖波动3-5mmol/L))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重在调整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这部分患者在服用降糖西药后会反复发生低血糖,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我院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在加强营养的前提下,口服改善和修复胰岛功能的纯中药,使空腹不出现低血糖,而3h、2h、1h血糖依次逐渐趋于正常,并长期保持稳定。如果治疗正确,患者会感觉四肢由无力变为有力,四肢变胖,肚子变小,体重基本不变,不仅可以使病情不向中度发展,而且还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对中度((胰岛素释放受损1/3,血糖波动5-10mmol/L))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恢复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受体结合率。这部分患者大部分都在口服降糖西药,降糖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如果同时口服改善胰岛功能、调节受体结合率、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则可以达到标本同治的临床效果。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如果治疗有效,患者会感觉全身有劲,四肢变胖,肚子变瘦;空腹血糖稳定,而餐后血糖趋于正常,同时血糖波动变小。血糖下降的规律为:Oh→3h→2h→1h。这样的治疗效果可以稳定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对重度((胰岛素释放衰减2/3,血糖波动10mmol/L))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比较棘手的。此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低下2/3,而且大部分已有并发症,所以治疗重点在于维护剩余的1/3胰岛功能,使其不再进一步被破坏,稳定血糖的波动,停止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在口服改善和修复胰岛功能的纯中药的基础上,降糖西药要适量应用,同时营养一定要补充够,运动方式可以选择卧式或坐式疏糖操。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如果治疗有效,患者会自觉全身有劲,二便正常,情绪稳定,各种并发症得到控制,甚至治愈。
对于危重患者(心、脑、肾致命,眼、足、麻疼致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并发心梗、糖尿病坏疽(烂脚)、肾功能减退等必须住院治疗;对急症患者应住院紧急抢救。
医院分院: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33号(裕华东路与平安大街交叉口西行米路北即到)
-
医院总院: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路2号(谈固站坐路藁城开发区下车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