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标准及血糖控制标准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17-3-6 9:00:45   点击数:
  

糖尿病教育作为“五驾马车”之一,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人患糖尿病多年,依然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诸多误解,还有很多疑惑,下面我们就来介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血糖的控制标准及糖尿病的误区。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目前最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具有糖尿病症状,任何时间静脉血浆葡萄糖含量≥mg/dl(11.1mmol/L)以及空腹事后静脉血浆葡萄糖≥mg/dl(7.8mmol/L)就能确诊为糖尿病。

如果结果可疑,应该进行OGTT(成人口服葡萄糖75g),儿童每千克体重1.75g,总用量不能超过75g),2小时血糖含量≥mg/dl(11.1mmol/L)可确诊为糖尿病。血糖含量mg/dl~mg/dl为糖耐量减退(TGT)。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FPG6.0mmol/L(mg/dl)为正常,≥6.0~7.0mmol/L(≥~mg/d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7.0mmol/L(mg/dl)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

OGTT是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处于其他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2小时血糖7.8mmol/L(mg/dl)为正常,≥7.8~11.1mmol/L(≥~mg/dl)为IGT,≥11.1mmol/L(mg/dl)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以上就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下面是糖尿病治疗的控制标准:

(1)空腹:4.4~6.1为良好,6.2~7.0为一般,7.0为不良;

(2)非空腹:4.4~8.0为良好,8.0~10.0为一般,10.0为不良。

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标准:

1、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2、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3、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老年患者的标准也比成人相对宽松,只要空腹血糖不超过8.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2.0毫摩尔/升即可。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糖尿病人餐后血糖升高比较明显,如果单纯检查空腹血糖,将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漏诊。以下高危人群应时常监测血糖以便及早发现血糖升高倾向:

1、常规体检中,空腹血糖介于5.7mmol/L-6.1mmol/L者;

2、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脑力劳动者;

3、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5;

4、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5、血脂异常、高血压;

6、血管病变者,如常见的中风偏瘫等;

7、妊娠年龄超过30岁,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4公斤)者;

8、习惯久坐者;

9、使用过一些特殊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十大误区:

只要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血糖升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饱食或高糖饮食、剧烈活动、情绪紧张、应激(如高热、严重外伤、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等)及药物作用(如糖皮质激素等)等。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糖升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库兴氏病等等。因此,必须多次复查血糖及通过其他相关检查,排除应激因素以及其他可引起血糖升高的疾病才能最终确诊糖尿病。

不甜就随便吃

有些糖友认为,糖尿病就意味着与甜的食物绝缘,所以平时就选择一些成面包、成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因为这些不含糖,在感到饿的时候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实际上。市面上各种面包饼干都以粮食为原料,同主食一样,吃下去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即使吃的食物不含糖,也需要计算进食的总热量,从而才能全面统一的达到饮食控制的效果。

主食越少吃越好

糖友们都知道饮食控制相当关键,有的却误以为主食越少吃越好。把原来的主食摄入量缩减一半,甚至不吃主食。这样造成的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渐渐消瘦并出现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从而使每日的总热量超标过多,加上脂肪过量摄入,如此易引起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这种饮食控制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糖友应该保证吃够量,因为主食中含有较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

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的功效在于降糖、降脂、通大便,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等,对糖友身体很有好处。但是若吃过多的粗粮,则可能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失衡。所以提倡细、粗粮搭配,适度摄入。

不能吃荤油能吃植物油

糖友都知道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对植物油就来者不拒。但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果不控制,每日的总热量就会超标。因此,植物油的摄入量也需加强控制。

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有部分糖友三餐控制一直较为理想,但由于饥饿或者其他原因有吃零食的习惯,如花生、瓜子、各类休闲食品等,虽然在三餐间吃些零食有助于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但很多零食含油脂量或热量偏高,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从而破坏了饮食的控制,对病情不利。

吃多了加药就行

人在饥饿时都会胃口大增,糖友也不例外。有的糖友觉得,只要把原来服用的降糖药加大剂量就可以把多吃的热量抵消掉。而事实上这样做不但影响了平日饮食控制的效果,而且还加重了胰岛的负担,进而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对于病情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

有的糖友因为病情原因改服降糖药为打胰岛素治疗,并且错误的以为打胰岛素就意味着不需要再进行饮食控制。其实胰岛素治疗只是为了血糖控制更加平稳,而胰岛素的使用量,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同样会不稳定。所以,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不但需要配合营养治疗,而且非常必要。

少吃一顿就少一顿药

有时糖友为了控制好血糖就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因为这样可以少吃一颗药,其实这个做法相当不可取。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进食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激素所致的高血糖,此外,不按时吃饭也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且一顿不吃或少吃,有时会导致下一顿食量的增大,引起血糖较大幅度的波动,更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按时、有规律地用药和吃饭对糖友来说都非常重要。

血糖恢复正常就说明彻底痊愈了

有一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就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被治愈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目前的科学水平,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不可能真正治愈,哪怕临床症状暂时消除。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jbyf/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