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糖尿病诊断分型;LADA;T1DM青少年糖尿病
摘要:患者男,32岁,因“血糖升高11个月,口渴,多饮,体重近一年下落10千克”入院。父亲有糖尿病,61岁病发。查:身高px,体重64kg,空腹血糖8.6mmol/L,餐后2h血糖12.9mmol/L,HbA1C9.1%,年9月3日测OGTT,血糖(mmol/l)4点值:0’为8.44、30’为12.30、60’为17.40、’为17.76;胰岛素水平(pmol/L)4点值0’为11.32、30’为13.09、60’为29.36、’为36.64;C肽(ng/ml)0’为2.45、30’为2.71、60’为4.47、60’为6.68。GAD-Ig↑,IAA-IgG13↑,ICA-IgG+1:20↑。诊断为1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三餐前+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HbA1C降到5.6%,患者要求改成一日两次注射。核心讨论问题:
1.患者诊断分型为T1DM只是由于抗体阳性吗?
2.有明确家族史,30岁以后病发,体重较重,如果没有抗体检测,根据胰岛素测定及病发时情况,是不是斟酌T2DM?关于糖尿病分型有何更好建议?
3.肥胖的青少年患者,半年到一年体重减少kg,抗体阴性,是不是可以斟酌为2型?专家点评概述:1.患者肥胖,有家族史,30岁以后病发,临床特点像2型。针对T1DM,普遍做的抗体检测有IAA、ICA、GAD,在LADA中GAD抗体阳性的价值和阳性率好于ICA和IAA,由于GAD抗体阳性能反应患者病发由免疫介导、β细胞被破坏及以后β细胞功能渐渐丧失,而在其他疾病中一般不伴随。ICA和IAA阳性在快速起病的经典1型中比较多见。因此该患者诊断T1DM没问题,诊断LADA也没问题,由于LADA属于T1DM中的亚型。
2.临床诊断的T2DM中,在没有GAD抗体的本身免疫学指标测定时,只靠临床表现(有家族史,不依赖胰岛素医治,肥胖,有胰岛素抵抗)的GAD抗体阳性率为10%,因此如果不检查免疫学指标,可能就把10%的LADA混在临床T2DM中。糖尿病分型方法:如果仅看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1型(特点:青少年病发,很瘦,很快β细胞功能很差,酮症酸中毒起病等)和临床2型(特点:有明确家族史,肥胖,成年后得病,很长时间内生胰岛功能都不会缺少到依赖胰岛素医治),而很难诊断出缓慢进展1型。对临床表现为2型,又有本身免疫学指标的人,今后β细胞功能的丧失程度会由于有自身免疫介导破坏β细胞的GAD抗体而比临床2型进展快,此类患者走到依赖胰岛素医治乃至出酮症的时间比临床2型要快。故①LADA中L的说法有两种:藏匿型和缓慢进展。缓慢进展规定从出现糖尿病到无诱因自发出现酮症酸中毒,时间最少为半年以上,一般常见年,而很少有2型糖尿病在10年之内就自发酮症酸中毒的。②LADA中的A指本身免疫学指标,只要肯定抗体阳性,就应当诊断为自身免疫介导的1型糖尿病,由于T1DM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身免疫被破坏,而且在本身免疫学抗体中GAD是β细胞被破坏特异性高的抗体,但还有一些本身免疫学指标没法查出,因此GAD抗体阳性支持诊断,而GAD抗体阴性不排除诊断。③缓慢进展T1DM,规定年龄为15岁以上,平均在30岁左右。④LADA内生胰岛功能到出现酮症酸中毒时是绝对缺少,但初期的胰岛功能可以和临床2型特别像。⑤LADA患者多数不胖,但在病发前也有1/4有过超重肥胖史。另外,还要除外MODY,其特点为阳性家族史超过3代以上,家族史中有25岁以下病发的,患者父亲有糖尿病,应完善叔叔、伯伯、姑姑、爷爷、奶奶是不是有糖尿病,所以青年病发的患者应完善家族史,但患者GAD抗体阳性,就不特别怀疑MODY。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特点为母系遗传。经典的2型特点为过去肥胖,得病后也不瘦,有家族史。患者HbA1C9.1%,体重近一年下落10千克,说明患者不是短时间病发,三多一少症状已有一年,再加上GAD抗体阳性,内生胰岛功能也没有到绝对缺少,因此患者不是经典1型,可以说是缓慢进展的1型。
3.青少年患者,如果有肥胖史,体重下落比较快,有家族史,抗体阴性,C肽水平不低应先归为肥胖的青少年2型,但要注意追踪内生胰岛功能,如果年C肽水平就很差,而且出酮症酸中毒,再修正为LADA的诊断也可以。如果追踪5年或更长时间,没有出现内生胰岛功能差到诊断1型的地步,则保持肥胖青少年2型的诊断。因此没有免疫学指标,临床像甚么就归纳为哪一类,但要追踪内生胰岛功能。
文章摘自:糖医
==========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个赞或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吧!
感谢您
寻常型白癜风图片头部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