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知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都患上了糖尿病,我们都知道血糖的正常标准是3.9~6.1,但是上了岁数之后,由于自身代谢下降,体内的血糖水平可能会有所升高,很多人就以为自己是得了糖尿病。
其实要判断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不能只看这个血糖标准,也要结合自己的年龄来进行判断,医学界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基础疾病,也有着不同的血糖标准,要根据自身情况来控制血糖。
01“血糖新标准”公布,提醒:上了岁数后,血糖太低太高都要注意
以前的时候健康人的空腹血糖是3.9~6.1,现在新的血糖标准已经公布不再是3.9的6.1mmol/L,而是4.4~7.2mmol/L。
当然要判断一个人的血糖是否正常,不能只看空腹血糖,也要看一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一般餐后血糖要高于空腹血糖,控制在10以下即可。
糖化蛋白也是判断血糖的重要指标,控制在7%以下即可。
如果经过检查以后,发现自己的血糖偏高,说明出现了问题,这时候也不要妄下判断说自己是糖尿病,要想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糖尿病,还需要进行连续三次的空腹血糖检测,而且空腹血糖值都要高于7.07mmol/L,或者是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mmol/L时,这才可以明确诊断是糖尿病。
当然这个血糖标准也是因人而异,主要与年龄和基础疾病有关,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要找到自己适合的正常血糖范围,不要追求正常人的血糖标准,否则在控制血糖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血糖偏低的情况。
虽然说血糖过高对血管不好,血糖过低也不好,长期低血糖有可能会出现脑损伤,甚至出现休克的情况,因此糖尿病人要定期测量血糖,血糖太低太高都不行。
02糖尿病人餐后血糖太低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一般在吃完饭之后血糖都会升高,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尤其是女性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餐后低血糖的症状,长期的低血糖会引起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警惕低血糖出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胰岛素分泌过低有关,尤其是二型糖尿病患者,会因为胰岛素分泌出现高峰延迟的现象,胰岛素维持在较高温度后,不能回到基线的标准以上,就会出现低血糖现象。
另外也与自己的饮食不足有关,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饮食很关键,但是若饮食控制太严格,导致什么都不敢吃,就会出现饮食不足的情况,那么在饭后也有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的现象。
03糖尿病人血糖过低会有哪些危害?
俗话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低血糖,低血糖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多风险,比如:
1、若糖尿病人的血糖低于3.9,会出现心慌,手抖,乏力,心率偏快等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等风险,所以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低血糖出现。
2、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反应比较差,血糖低于3.9时没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果血糖继续下降,有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昏迷的风险。
3、长时间低血糖会导致脑功能下降,出现反应能力变差,反应迟钝,脑痴呆等问题。
04每个年龄段的血糖标准都不一样,看看你的血糖达标了吗?
医生表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都是一样的,没有年龄之分,如果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都要积极治疗,这样才能延缓并发症发生。
不过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对血糖达标的要求略有不同。
6-12岁,空腹血糖5.0-10.0mmol/l睡前5.6-10.0mmol/l;
老年人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在9-10mmol/l左右,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一般糖尿病患者空腹6-7mmol/l,餐后血糖8.0mmol/l以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