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的挺好,还是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那么血糖控制还有没有意义呢?
01患者提问:近期血糖控制挺好,都在6-7mmol/L,可检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这是为什么?是否表明短期的血糖控制良好没实际意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是长期慢性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血糖控制才能显示出疗效。有数据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糖网发生的风险降降低21%,进展的风险将降低4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是不可逆的过程,已经发生了糖网病,短期的血糖控制再好也无法让病变好转,只能通过相应的诊治来稳定或提高。即便如此,良好的血糖控制也可以避免病变过快的加重。
另外血糖波动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的一个因素,所以过度控制血糖不但导致血糖波动太大,加重视网膜病变,甚至还可能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患者提问:检查出我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每年体检血糖都正常,我究竟是不是糖尿病?
其实普通体检并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因为体检测定的都是空腹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只是餐后血糖高。况且体检大多1年才做一次,这一次血糖正常不能表明太大的问题。
所以明确自己到底有无糖尿病,可以考虑查随机血糖,有家族史的患者还需要继续做糖耐量试验。
03患者提问:患有糖尿病仅几个月,来眼科检查眼底却发现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来说,刚得糖尿病是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但随发病时间延长,一般7-8年以后,慢慢开始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了,随着病程延长,病变会越来越重。
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中超过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糖网病,病程大于20年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将超过90%。此外,一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且严重,二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对要晚一些。
因此,糖友要规范测试空腹、餐前、餐后以及睡前血糖。根据糖网病变严重程度,定期检查眼底,同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贫血、肾功能不全、妊娠、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如果发现以下情况,表明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应找内分泌科医生进一步的沟通。
血糖控制的理想目标:
空腹血糖:4.4-6.1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4.4-7.8mmol/L
睡前血糖:6-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
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70%
24小时内最大值血糖-最小值血糖<4.4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餐前血糖<2.2mmol/L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