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吃好吃多”的同时罹患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年发布的糖尿病地图显示:中国糖尿病人数已达1.14亿,位居世界首位。
根据临床医学的分类,目前糖尿病被分为四类,即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本文来自驭唐圣方执业医师团队
谭楚凡
标签:执业助理医师、健康管理师,毕业于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全科医学方面有丰富经验,擅长肥胖及与之相关的各类慢性病的健康干预
病因和症状不同
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或消失,导致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绝对不足,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引起的。
I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期,大多<30岁。I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发病比较突然,多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
因I型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所以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人群的1%左右。
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是因胰岛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造成体内胰岛素的相对缺乏,一般跟遗传因素、肥胖、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以II型糖尿病为主,占到糖尿病患者人群的90%以上。
II型糖尿病多发于成年,大多>40岁,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且不明显,部分会有轻度乏力、口渴、视物模糊等症状。但约有50%以上的II型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是通过体检、其他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患有II型糖尿病。
治疗方式不同
从病因可以看出来,I型糖尿病因胰岛素分泌下降或绝对不足而引起,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II型糖尿病因胰岛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造成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前期可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理想后可通过促泌剂、增敏剂等口服降糖药治疗。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达标、初诊患者血糖不稳定、有较严重的并发症等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干预治疗。
简单来说,I型糖尿病就是自身身体的胰腺功能已经消失,不能分泌胰岛素,必须通过注射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吃什么药都没用。II型糖尿病是自身身体的胰腺有功能,但是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胰腺虽然能够正常分泌,但胰岛素在体内起不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不论是患有I型还是II型糖尿病的患者,都要积极的接受正规的治疗,平时需要定期的监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