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在健康管理中是基础。
今天,我们邀医院内分泌科的牛奔副主任医师,为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朋友们解疑释惑,如何健康饮食。
牛奔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导,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委会委员,从事内分泌专业15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糖尿病的诊治。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包括哪些?这与我们健康人的饮食有啥区别吗?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一旦确诊需终身治疗和随访,而饮食管理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主食包括粳米、富强粉;其次需要进食含热能低的食物包括:青菜、白菜、黄瓜、冬瓜、番茄、豆腐、黄豆芽等;最后,糖尿病患者还需进食瘦猪肉、鱼肉和鸡蛋。
糖尿病的病人应禁食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纯糖食品;凡含淀粉高的食品,如土豆、山芋、粉丝等,原则上不用,如需用应减少主食。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
糖尿病人在饮食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1)低钠高纤维素饮食:高钠饮食可增加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应以低钠饮食为宜,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而可溶解的纤维素有利于改善脂肪、胆固醇和糖的代谢,并能减轻体重,可以适量多吃这类食物。
(2)限制脂肪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又因糖尿病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等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易于合并糖尿病性肾病,而过量的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如果忍不住吃了糕点或者饮料那会怎么样呢?
因为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所以是必须禁止食用的。此外还要忌食辛辣食物。
什么是酸性食品?
比如谷类、鱼、肉等食物基本上不含有机酸或含量很低,口感上也不显酸味,但在人体内彻底分解代谢后,主要留下氯、硫、磷等酸性物质,所以营养学上称其为酸性食物。而酸性体液对糖尿病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上要少吃这类食品。
哪些饮食是一定不能吃?
不能“吃软怕硬”——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吃较软的食物,血糖上升较快。如果将大米熬成粥,其中的淀粉已经部分转化为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很快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虽然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专挑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吃,又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混合进食是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办法。
不要“望梅止渴”——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多尿”症状,不敢多喝水,以至于“望梅止渴”。其实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多喝水。还有不宜吃得过饱,不要饭后马上吃水果。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