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单ldquo血糖rdquo高

文章来源:1.5型糖尿病(LADA)   发布时间:2020-8-8 14:33:03   点击数:
  

医院体检中心

特邀院内各科专家,

为您解读体检报告里的秘密!

受邀专家介绍

市中西医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爱鸣

医学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分会委员,市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防治中心办公室主任。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脂血症、痛风、低钾血症、生长发育异常、性发育异常、围绝经期综合症、钙磷代谢异常、骨质疏松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周一、周三全天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到医院做体检,报告单上显示“血糖升高,建议内分泌科就诊”。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小心肝儿一颤:我该不会是得了糖尿病吧?

拿到体检单后,怎么判断血糖到底高不高呢?指标高了,是不是就是得了糖尿病呢?本期,市中西医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爱鸣将为大家解读体检单中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空腹血糖”指标怎么看?

如何从指标判断,是否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

1.如不同时间两次空腹血糖≥7.0mmol/L,考虑糖尿病。

2.如果有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测随机血糖≥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

3.如血糖≤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4.如6.1mmol/L而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准糖尿病人群),此类患者建议查糖耐量试验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什么是糖耐量试验?

正常人服用75g无水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检测,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手术、外伤等)。

测空腹血糖,要注意这些!

1.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2.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3.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证从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晨做检查时空腹8~12小时,超过12个小时以后的“超空腹”状态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4.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及正常饮食,不节食挨饿,更不要暴饮暴食。饭菜以清淡为宜,不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等,并保证充足睡眠。

血糖异常,是哪些疾病导致?

血糖增高

见于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等)、应激性高血糖(如外伤、感染、颅脑损伤、心肌梗死等)、药物影响及麻醉、脱水等。

血糖减低

诊断低血糖症;见于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多、胰腺腺瘤等)、缺乏抗胰岛素激素、肝糖原贮存缺乏性疾病及长期营养不良、急性酒精中毒等。

张爱鸣医师提醒

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除了空腹血糖的检测,餐后血糖也是衡量的重要指标。因为一些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正常。必要时建议查糖耐量试验,尽早发现隐匿糖尿病。建议血糖异常者,及时到内分泌科复查诊治。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怎么看?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和血糖代谢的总体情况,与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相比,稳定性较高。其测定结果不受患者抽血时是否空腹、抽血时间、胰岛素使用情况、饮食、运动、情绪变化以及应激等因素影响,是评估糖尿病病情控制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范围

血糖控制情况

4%~6%

血糖控制正常

6%~7%

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

血糖控制一般

8%~9%

控制不理想

9%

血糖控制很差

张爱鸣医师提醒

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范围应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并发症、伴发病、治疗方案等因素给出不同的目标值,所以,建议咨询内分泌代谢专科医师。

内分泌代谢科

门诊安排

往期精选

家人得了糖尿病,我们可以为他做些什么?

糖尿病饮食六大原则,记住了血糖才能平稳!

八成的糖尿病患者被心脑血管并发症夺命!怎么逃脱?

了解更多体检相关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wxim.com/tnbby/10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