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HbA1c≥7%)与长期并发症风险增加相关。目前的指南建议分步治疗控制血糖,一般起始治疗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控制血糖,如果需要,后续加用其他口服或注射药物。真实世界研究显示许多患者并未接受充分治疗,存在治疗时间延迟,增加长期并发症的风险。既往研究显示,在使用单药治疗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强化治疗与短期及后续的血糖控制相关,或许可能与长期良好的结局相关。本平台特邀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新军教授对这一热点研究进行点评。
在今年的第52届EASD年会上,来自NoamY.Kirson教授报告的一项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时间及其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吸引了众多目光。该研究评估了英国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时间与后来大血管结局的关系。
该研究入选了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年1月至年12月期间18~79岁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二甲双胍/磺脲类单药治疗3个月以上,HbA1c≥7.0%作为指示事件(Indexevent)。强化的定义为指示事件后在二甲双胍/磺脲类基础上加用1种或1种以上新的非胰岛素降糖药物。根据出现指示事件到强化治疗的时间,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12月、12~24月、24~36月。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比较强化治疗后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卒中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组间差异。用以下协变量(在出现指示事件前6个月评估)进行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HbA1c水平、Charlson合并症指数、单药治疗的持续时间、肾病、降压药、他汀及抗抑郁药的使用。
强化治疗较晚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
经过7年强化治疗后,起始强化治疗较晚的24~36月组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MACE的发生率(每人·年)最高。
早期强化与心血管事件风险较低显著相关
在校正患者特征的差异和血糖的持续控制等指标后,与出现指示事件后24~36月强化相比,早期强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MACE的较低风险显著相关(P0.05)。
该研究显示早期强化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经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进行强化治疗。
相关推荐?朱大龙教授点评BeyondIV研究
本资讯由赛诺菲糖尿病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帮助医学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领域的最新进展。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览之用。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只有那些有机会与患者交流并查阅了患者病历的拥有资历的医生,才能够被依赖以提供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在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赛诺菲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医院杭州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