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何先生于八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了烦渴多饮的症状,医院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详。七年前出现了下肢麻木、发凉的症状,这是糖尿病足早期的表现,虽然一直用药控制,可未见好转。这之后随着肢体末端缺血的加重,下肢发凉、疼痛的症状越来越明显,且于十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了左足的溃破,伴有明显的疼痛,虽经当地医生换药处理,溃疡面依旧逐渐扩大,约3.5*4cm大小,且肉芽组织不新鲜,上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渗出,有臭味,溃疡周围皮肤轻度红肿,压痛明显,医院就诊,周围血管科医生以“糖尿病足”收住院。
入院后根据何先生的病情制定了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的治疗方案。除了按时口服降糖药,每日监测血糖外,针对创面给予清创处理,清除坏死组织,露出新鲜的肉芽组织,常规消毒后进行负压吸引治疗,即对创面进行敷料外敷,封闭整个创面腔隙,同时将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使创面处于一个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将创面形成的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及时的清除,使创面保持清洁,抑制细菌生长,防止感染,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溃疡的愈合。针对肢体末端血运不良,给予血管内灌注疗法治疗,即通过动脉穿刺直接将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促进血管扩张,解除血管痉挛,建立丰富侧支循环,快速改善肢体缺血状况。同时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八年,久病耗伤阳气,阳气不足,生化乏源,致脾肾阳虚,不能温煦四肢,故见肢体发凉,畏寒怕冷;脾阳虚则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力,故肢体出现溃烂、坏死,舌质淡,脉沉细为脾肾阳虚之象,给予温阳健脾、活血化瘀的中药口服。同时给予抗感染、清热解毒、退热、扩张血管改善症状。
半月后何先生下肢发凉、疼痛的症状明显改善,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继续给予清创换药处理,常规消毒后外敷生肌膏、全蝎膏化腐生肌,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结合红光理疗消炎镇痛,余治疗不变。四十天后下肢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康复出院。嘱其控制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饮食,少量食用水果,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注意双足的保护,一旦发现不适,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以免再次出现溃疡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家人带来经济负担。
payytnbz∣医院血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