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一)检测糖尿病的几种指标
血糖(GLU)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应在早晨6-8点抽血检测,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升;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为糖尿病;6.1~7毫摩尔/升为空腹血糖异常(I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为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异常和糖耐量异常,是界于正常人和糖尿病病人之间的过渡阶段,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常人在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通过体内的各种调节机制的调节,血糖浓度仅为暂时升高,两小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人体的“耐糖现象”。
给受试者抽取空腹血标本后,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血糖含量并画出曲线,即为“糖耐量试验”。
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服糖第一小时后血糖6.7~9.4毫摩尔/升,第二小时后血糖≤7.8毫摩尔/升,第三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患糖尿病时,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GHb)和果糖胺(GSP)
由于血糖受饮食、活动、药物的影响而波动,因此,测定一次血糖只能反映取血当时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血糖情况的全貌。
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4%~6%。果糖胺反映检查前两周的血糖总体控制状况,正常值为1.5~2.4毫摩尔/升。
尿糖(U—GL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定性检查呈阴性。当血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毫克/分升)时,肾小管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尿糖增高呈阳性,临床用“+”号表示。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时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尿微量白蛋白(MALB)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肾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化验的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中出现蛋白或其他异常时,肾脏病变常不能逆转。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伤的良好指标,如尿中MALB超过30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则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此时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及时用药,肾功能尚可恢复正常。
血、尿酮体检查
严重的糖尿病可使酮体在血中堆积,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筛查阳性也可能是由不能进食、呕吐造成的,筛查阴性也可能发生了酮中毒,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β-羟丁酸含量,超过0.5毫摩尔/升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糖尿病的诊断分类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三)糖尿病的症状
(1)经常疲倦、乏力、虚弱、头晕者。
(2)皮肤干燥瘙痒,用止痒药无明显好转者,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经抗炎、抗真菌治疗无效者。
(3)皮肤易患化脓性囊肿、痈、疖、疮等且不易治愈以及久治不愈的伤口感染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者。
(4)皮肤感觉异常者,四肢麻木、感觉迟钝,有蚁爬感、套状感觉异常,烧灼痛、针刺痛等。
(5)近期视力迅速下降或有雾状感,白内障进展迅速者。
(6)不明原因的肢端溃烂、坏疽者。
(7)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者或常有空腹感。
(四)糖尿病的治疗
国肽海洋鱼胶原低聚肽
国肽甄选天然深海鱼皮为原料,通过尖端酶切科技,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在道尔顿以下的小分子活性肽,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免疫调节、平衡激素的功效,有效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并发症。
厦门金毛幼犬多少钱一只厦门金毛幼犬多少钱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