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糖尿病的认知不同,有人担心糖尿病遗传,而不敢与其结婚生子,加上父母的阻挠,使一部分糖尿病青年,不能与心爱的人走到一起,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有情人,不要因糖尿病而扼杀本属于你的美好爱情。
糖尿病遗传的概率有多大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这是不争的事实。让我们看一组数据,不同的糖尿病类型,男方患糖尿病,还是女方患糖尿病,还是双方均为糖尿病,遗传的几率不同。
1、男方患有1型糖尿病,且在青少年时期确诊,遗传给孩子的几率是1/17。2、如果女方患有1型糖尿病,25岁之前生育,遗传给孩子的几率是1/25,如果是25岁之后生育,遗传给孩子的几率是1/。3、如果男方和女方均有1型糖尿病,遗传给孩子的几率为1/4。4、2型糖尿病患者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概率是38%,其子女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1/3。5、同卵双生子发生2型糖尿病的一致概率为90%~%,而发生1型糖尿病的一致性为50%。6、双亲中有1人患2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风险为5%~10%,双方均为2型糖尿病,子女中5%有可能患糖尿病。可见,夫妻双方都有糖尿病,其后代发生糖尿病的机率会更高。
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糖尿病患者的后代未必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患病风险确实要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后代大一些。(数据与现实会有差异,仅供参考)
子女如何预防糖尿病虽然糖尿病有遗传易感性,但遗传还是有限的、可控的。身为糖尿病患者的父母,只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完全可以避免或减轻糖尿病的危害。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为了他们的健康,做好我们能做的即可。
预防1型糖尿病:防治儿童病毒感染,给予母乳喂养,避免婴儿过早接触牛奶,可大大减少1型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预防2型糖尿病:糖尿病高危人群,这里主要指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必须控制肥胖,有规律的轻度或中度体力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合理饮食,控制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饮食多样化,这样可以大大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生育应注意什么首先,不多生,因为每一次怀孕和分娩都会给糖尿病女性带来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负担,有一定风险。
其次,迟生不如早生,晚育的风险更
第三,要在血糖控制满意之时怀孕,计划妊娠,最好是有了怀孕的打算就改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
妊娠期间严密观察病清,是可以分娩一个健康宝宝的。
糖友择偶观为减少下一代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无糖尿病家族史的非糖尿病患者作为配偶。
糖友婚姻观糖尿病患者在准备结婚之前,应将自己的病情完全告知对方,使对方能够在心理上接受,并在生活给予支持,这样的婚姻才会幸福,走得长远。
祝愿:天下有情人,情人节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