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10个成年人,
就约有1个患有糖尿病;
中国每2个成年人,
就约有1个是糖尿病前期患者。
糖尿病却只是身体衰败的开始,最终让人无法承受的,是近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可能会导致失明、截肢、肾衰竭、死亡……
全世界都在寻找糖尿病的治疗之法,但绝大多数患者都处于无法自救的困局当中,依赖降糖药和胰岛素去控制血糖,在抑郁、烦躁、恐慌中维系生命。
“我戒烟戒酒,用最好的胰岛素,为什么还是没办法治好糖尿病呢?”
“我以前一直有按时吃降糖药,甚至还和朋友买了能控糖的酵素,餐后血糖已经很好了,怎么最近还多了手麻脚麻、眼睛变花的并发症?”大多数来到广东生科逆转研究所的糖友都会带着这样的疑惑。
“已经好好控制了,怎么不见起色?”
“难道真要和降糖药、胰岛素过完下半辈子了吗?”
糖尿病为何久“治”不愈?血糖过高的根本原因不是胰岛素缺乏,而是胰岛素抵抗。
如果您总是在琢磨如何把血糖“排”出去,不断地和血糖拔河。血糖高了,就多吃点降糖药,血糖低了,就多吃两口饭。
那糖尿病治不好就太正常了。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在“治疗”糖尿病,而是和血糖玩数字游戏,结果只能是:身体的整体机能没有任何改善,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高,血糖越来越难控制。
如何正确控糖?相信大部分糖友都是依靠药物降糖法来控制血糖,也都在吃或者吃过双胍类、格列奈类降糖药。
也有一些患者由于胰岛功能损坏程度过高,需要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细胞增敏剂。
但无论是降糖药还是胰岛素,都治标不治本。
不仅会出现肠胃不适等副作用,长期注射胰岛素还会使人本身的胰岛功能加速下降。
要真正解决血糖问题,不是要排掉它,而是要吸收它。很多糖友经常感觉到四肢乏力、气短、体虚,主要的原因就是细胞无法吸收血糖,无法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要吸收血糖,就要做到护肝、补气、胰岛功能唤醒、修复,主要方法还是从“五驾马车”入手:
01饮食疗法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饮食疗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糖尿病被很多人成为富贵病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很多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确实是吃出来的,是真正的“病从口入”。
但不是只有肥胖型糖友需要饮食疗法,所有类型的糖友都需要严格控制好进食的量,少吃多餐,营养均衡,才能调节好身体各个器官,真正抓住病情的发展要素,控制好血糖。
吃货口诀
种类多一点
主食粗一点
肉类瘦一点
做菜淡一点
戒酒狠一点
02运动疗法生命在于运动,适当合理的运动可以帮助消耗能量,促进血糖吸收。
糖尿病前期到中期的患者都应该将运动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因为运动有利于心血管维护,降低血糖含量,避免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抵抗。
6种类型糖友不要强行锻炼
1、年龄过高的糖友
2、出现眼疾的糖友
3、1型糖尿病患者
4、心脏不好的糖友
5、有高血压的糖友
6、有肾脏并发症的糖友
03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防治的关键在于一个“早”字,很多糖友由于糖尿病认知缺乏,所以才任性妄为,导致病情恶化。
所以无论是患者还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都应该接受糖尿病的教育,懂得如何去控制好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急症出现时如何自救等等。
逆转小贴士:
虽然没有绝对的科学依据,但是根据调查统计,糖尿病患者有家族史的占30%以上。
所以糖尿病知识的学习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出动!早预防,早受益。
04心理疏导抑郁会促使内神经分泌紊乱,造成内脏脂肪堆积,中心型肥胖形成,肥胖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血糖升高。
心情好的时候,身体的机能会加速运转,新陈代谢加快,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血糖吸收与消耗。
调节情绪小技巧:
1、躲避法。忘掉不开心,多想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
2、倾诉法。可以和信赖的人倾诉,也可以发一下朋友圈,心情会好很多~;
3、转移法。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看植物或者听音乐、做自己喜欢做,能让自己放松的事,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05血糖监测属于用药物治疗并且平时血糖波动不稳定的糖尿病人,建议每天监测空腹餐前以及餐后和睡前等几个时间段的血糖。
经常测血糖不仅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血糖变化,也能更为清楚知道哪些食物或活动对自己血糖有影响,对糖尿病治疗起到有力的辅助作用。
采血小贴士:
1、需要经常测血糖的糖友一定要记得多更换采血部位;
2、手臂下垂15秒或者用力甩几下再采血会比较好出血;
3、手指比较冰凉的时候不容易出血,可以先用温热水泡一泡~
[1].贾晔.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34(10):30.
[2].吕和.糖尿病患者饮食状况与控制达标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DOI:10.-31-10-24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6(7):.
[4].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3(4):7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